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王秀琳师长海张恩盈
    26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途径,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且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贯穿药用植物生产全过程,蕴含着大量的思政教育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对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并探讨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与方法,力求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同时为其他农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课程思政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三农"情怀的虾蟹增养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徐畅韩凤禄李二超
    269-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打造"南繁硅谷"、建设和保障"蓝色粮仓"的背景下,水产类院校及专业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并输出知水产、爱水产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助力水产业的科技化和可持续化发展.虾蟹增养殖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不仅记录讲述了我国虾蟹类传统养殖到现代化养殖模式和技术的伟大变迁史,还蕴含了脱贫攻坚、"三农"情怀、科学发展观、大国"工匠"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观在内的诸多思政元素,能够为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教育思政提供充分保障.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深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引领主流价值、提升专业认同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课程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的协同前行,能够最大化发挥教育价值,提升水产专业学生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

    课程思政理想信念水产养殖专业认同感社会使命感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罗文双康鑫
    276-27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破解全面乡村振兴瓶颈和难题的关键是人才,尤其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新农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抓手,对促进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但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全面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还具有不一致性,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在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重新审视,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理念、模式、路径等进行优化提升.

    全面乡村振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农人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农业高校耕作学课程的探索

    段素梅沈树周邵庆勤闫素辉...
    279-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作学是农学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耕作制度主线,对作物布局、种植体制、种植模式、土壤耕作、耕地培肥与保护等内容进行理论学习和综合实习.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耕作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课堂课程思政环节、实习实践环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等措施,课堂教育和课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通过该课程建设,引领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为培养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探索有效途径.

    新时代耕作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