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园艺疗法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

    曹璞渊贾新平刘华周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园艺、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园艺疗法,利用人类热爱自然这一天性,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人们身体、精神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园艺疗法不仅对老年人、残疾人、病患等有较明显的疗效,而且对普通人也有较好的治愈效果.园艺疗法可以将康养主题融入休闲农业,为推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创新思路.通过搜集园艺疗法的相关研究并分析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其具体应用方法与具体疗效,总结园艺疗法应用的原则,并探讨在休闲农业中应该如何合理地应用,为今后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创新启示.

    园艺疗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绿色医学创意农业

    一种抑制稻瘟病菌生长的菌株鉴定

    刘立娜王春梅王一王金换...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真菌M1的种类,明确其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真菌M1的ITS测序,序列比对鉴定真菌种类.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M1发酵液培养稻瘟病菌,分析真菌M1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的拮抗作用,计算抑制率.[结果]ITS序列比对确定该真菌M1为蜜环菌(Armillaria novae-zelandiae),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密环菌与稻瘟病菌平板对峙培养其抑制率为48.80%;当发酵液浓度达50%时,稻瘟病菌菌株Y92-66b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8.79%.[结论]蜜环菌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作为稻瘟病生防菌的候选真菌.

    蜜环菌稻瘟病菌抑制作用生防真菌

    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品种混栽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缪新伟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品种水稻混合栽培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T优7153和丰两优1号对稻飞虱具有抗性优势;新两优6号和天协1号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抗性优势;新两优6号、晚稻153对田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天敌蜘蛛种群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稻虾共作水稻品种混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蜘蛛种群动态

    和田地区烟粉虱种群生物型及番茄病毒病的检测

    褚继萍史芳芳郑剑超金玉华...
    133-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和田地区设施温棚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及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采集47团温棚7种寄主作物上的烟粉虱,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普通PCR方法鉴定其生物型;对温棚采集的番茄病株,利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检测确定番茄病毒种类.结果显示,和田地区温棚烟粉虱种群生物型均为Q型,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均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由此得出和田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由Q型烟粉虱传毒,并提出病虫绿色防控措施.

    烟粉虱生物型番茄病毒病检测

    贵州省丹寨县稻田土壤硒和锌含量调查

    刘伦沛李东平汤宏潘大勇...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弄清丹寨县各乡镇稻田土壤硒、锌含量及分布,以期为当地土壤硒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丹寨县6个乡镇主要稻田土壤样品,测定其硒、锌含量,分析其分布.[结果]该县稻田土壤耕作层硒含量在0.09~0.45 mg/kg,平均含量为0.25 mg/kg,其中足硒土壤占85.31%,少硒土壤占10.49%,缺硒土壤占4.20%,无高硒和过硒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在3.12~91.33 mg/kg,平均值为15.33 mg/kg,绝大多数稻田土有效态锌含量超过5.00 mg/kg.土壤耕底层硒含量在0.04~0.68 mg/kg,平均含量为0.27 mg/kg,其中足硒土壤占77.62%,少硒土壤占9.09%,缺硒土壤占4.09%,高硒土壤占8.39%,没有过硒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在3.00~65.21 mg/kg,平均值为11.15 mg/kg,绝大多数稻田土有效态锌含量超过5.00 mg/kg.[结论]丹寨县域稻田土壤多为足硒土壤,有少量的缺硒、少硒和高硒土壤分布,不存在过硒土壤;多数稻田土为很高锌稻田土,少数为高锌,没有低锌、少锌和缺锌稻田土.

    稻田土壤丹寨县

    氮磷钾比例·氮肥浓度和微量元素浓度对温室盆栽绿萝生长的影响

    刘红梅梁妙妍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比例、氮肥浓度和微量元素浓度对温室盆栽绿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绿萝的施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青叶绿萝为试验材料,以氮磷钾比例、氮肥浓度和微量元素浓度为试验因子,采用L9(33)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温室盆栽绿萝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氮磷钾比例对温室盆栽绿萝总根长、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茎长的影响差异显著.氮肥浓度对根系表面积、SPAD值的影响差异显著.[结论]氮磷钾比例、氮肥浓度和微量元素浓度最有利于温室盆栽绿萝生长的最佳组合是A2 B2 C3,即氮磷钾比例1.3:1:1,氮肥浓度648.8 g/m3,微量元素浓度9.38 g/m3.

    绿萝微量元素生长

    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及硒累积效应的影响

    晏娟张忠平朱同贵
    142-14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粳9108"为材料,在巢湖流域研究不同种类硒肥的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硒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的影响,并进行肥料效应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硒肥没有增加水稻产量,甚至可能会使水稻略微减产.水稻精米硒含量分析表明,叶面纳米硒肥和叶面酵素硒肥有一定效果,但不很理想;叶面亚硒酸盐硒肥效果甚至达到国家标准之上;土施亚硒酸盐硒肥效果相对较为理想,为0.12 mg/kg,处于国家规定标准之中,相对较为安全.4种硒肥效果差异很大,因硒肥成本有所不同,实际应用还应从农产品安全、环境效应、硒含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稻谷硒含量显著高于糙米,糙米硒含量又显著高于精米.谷壳、谷糠及稻草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可考虑充分利用.

    硒肥水稻累积效应成本

    自制水果酵素对菜心生长的影响

    李霜霜黄美华谢元恒钟春燕...
    144-14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适合菜心种植的自制水果酵素浓度,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5个酵素浓度梯度,以及1个酵素浓度与3个肥料梯度组合处理.结果表明,稀释20倍、50倍的酵素浓度处理,菜心各生长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且较对照分别增产1.81%和8.32%;3个组合处理的菜心生长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产量较对照减产6.30%~19.50%.

    水果酵素菜心生长指标增产

    红茶水提物对小鼠肥胖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汪长钢贾红亮于佳弘张佳霖...
    147-15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红茶水提物对小鼠肥胖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将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CK)、高脂模型组(HFD)、高脂+2.5%红茶水提物(R2.5)、高脂+5%红茶水提物(R5)、高脂+10%红茶水提物(R10)5组,每组6只,喂养56 d.测定小鼠基础指标和血清指标,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小鼠肠道微生物菌属相对丰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红茶水提物处理小鼠的体重、体脂率、皮下脂肪率均降低,血清中TG、TC、LDL-C含量降低,且R5处理的效果显著,加大剂量仍能取得相同效果.红茶水提物处理后,小鼠的皮下脂肪率和肝重变化不明显.LefSe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模型小鼠Akkermansia菌属丰度低于CK,且有害菌Bilophila丰度增加.结合3组小鼠肠道微生物分析,显示Parabacteroide菌属相对丰度随着红茶提取物剂量的上升逐渐下降,Prevotellaceae菌属相对丰度随着红茶水提物剂量的上升而上升.R5组小鼠的Akkermansia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随着红茶水提物剂量的提升,Akkermansia菌属相对丰度没有显著变化.[结论]红茶水提物可以有效缓解小鼠肥胖,能显著影响小鼠肠道中Parabacteroide、Prevotellaceae、Akkermansia的含量.

    红茶水提物肥胖肠道微生物ParabacteroideAkkermansia

    不同提取溶剂对柳兰化学成分的影响

    韩阳阳廖成松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溶剂提取液中柳兰化学成分的差异,筛选出柳兰入药的最佳提取溶剂.分别用蒸馏水、70%乙醇、100%乙醇、乙腈、乙酸乙酯、正丁醇和石油醚7种提取溶剂对柳兰全草粉末进行浸提,用液质联用QTof对提取液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7种不同溶剂的柳兰提取液中化学成分共有57种,主要为脂肪酸、酚酸类、黄酮类及醇类4大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均为脂肪酸,有且只有一种共有化学成分棕榈酸.不同溶剂的提取液中化学成分的数量、种类及含量均明显不同,可见提取溶剂对植物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从柳兰已知的主要药理作用来看,正丁醇和石油醚适用于抗氧化作用提取溶剂,水和70%乙醇适用于抗炎抑菌作用提取剂,乙酸乙酯适用于镇痛和抗癌作用提取剂.综合药理作用、毒副作用及生产工艺成本,70%乙醇可成为柳兰提取的常用溶剂.

    柳兰提取溶剂化成成分差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