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2TLNNs TODIM法的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辜慧琳王宏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是新城镇建设的需要.构建了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四川省的4个特色小镇为例,采用3个专家基于2TLNNs TODIM方法对4个特色小镇的评分值,分别评价其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在特色小镇的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中,基于2TLNNs环境下的TODIM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不同的特色小镇因为个体资源条件和发展规划等的差异,其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2TLNNsTODIM方法2TLNSsTODIM

    基于随机森林和MODIS产品的逐日太阳辐射估算

    温松楠李净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基于站点数据的太阳辐射研究很难获得空间连续分布的日太阳辐射数据,因此引入MODIS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来获取空间连续分布的日太阳辐射数据.选取西北地区2015年6月26日、7月12日、7月28日、8月13日、8月29日、9月30日共6 d的MO-DIS遥感数据和25个辐射站点的日太阳辐射数据,将MODIS的产品云量、地面反照率、云光学厚度、水汽、DEM作为随机森林的输入参数,随机选取20个辐射站点的实测数据和对应输入参数的遥感数据作为随机森林的训练数据集,用其余5个辐射站点的日太阳辐射实测数据对随机森林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5个站点的模拟效果都较好,说明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模型能够很好地获得空间连续分布的日太阳辐射数据.

    日太阳辐射MODIS产品随机森林西北地区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东北风沙土耕层土壤质量评价

    钟鑫乔云发赵红飞高雅晓玲...
    10-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耕作指数(TI)定量评价东北风沙土区农田耕层土壤质量,为准确评价东北风沙土区耕层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域内风沙土区玉米田块为调查对象,依据土壤肥力差异,选取18个调查点进行28项常规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和玉米产量的测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耕层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MDS),计算土壤耕作指数(TI).[结果]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孔隙度和pH构成评价风沙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MDS).最小集耕作指数(MDS-TI)分别与全量数据集耕作指数(TDS-TI)和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5和r=0.96,表明可以用最小数据集替代全量数据集来评价土壤质量.依据耕作指数0~1取值范围,将耕作指数分为0~0.33,0.33~0.66,0.66~1.00,对应耕层土壤地力高中低3个等级.该研究的18个调查点高产田占11.1%,中产田最多,占55.6%,低产田占33.3%,说明风沙土区农田以中低产田为主.[结论]利用最小数据集耕作指数可以有效评价东北风沙土壤质量,为东北风沙土质量评价和中低产田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风沙土耕作指数玉米土壤质量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主要洄游性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王美垚冯群
    13-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转录组概念、Illumina测序原理及工作流程、Illumina测序技术中生物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库概念等方面,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该技术在重要洄游性鱼类(鲑鱼、鲟鱼、刀鲚)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水生资源修复奠定理论基础.

    高通量测序洄游鱼类

    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李笑谭朝阳徐德宏孟蕾...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鉴定方法,它能弥补传统化学方法和形态学方法鉴定中药材的不足之处.通过查阅文献,在分析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发展的基础上,对目前一些热门的DNA条形码候选序列ITS、ITS2、psbA-trnh、rbcL、matK展开讨论,重点分析其在植物类和动物类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为中药材的鉴定提供新的思路.

    DNA条形码中药材鉴定应用

    酸化对植烟土壤影响研究进展

    孙敬国李先豪张鹏龙孙光伟...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酸化植烟土壤土壤地力养分利用率碳氮代谢

    水质综合评价及预测研究进展

    吴岳玲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质评价和水质预测研究是实现水污染精准化治理的基础和前提.在介绍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水质评价和水质预测的基本概念,总结了水质评价、水质预测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基本方法,并对水质预测在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水质评价水质预测研究进展评价方法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建议——以德州地区为例

    高凤菊田艺心曹鹏鹏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是山东省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是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科技措施.针对德州市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示范基地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对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推广的现状、可行性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及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今后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并提供经验.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示范推广

    巍山县9个大麦品种(系)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蔡秋华官崇圭赵伟荣李春梅...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较快寻找出适合巍山县栽培的大麦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9个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进而指导育种实践.结果表明,052DM3-3、052DM3-8-8、凤03-39、071DM11-4和凤03-9的产量较对照(S500)高,且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大麦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高、成穗率、基本苗、千粒重、穗粒数、生育期、有效穗、最高茎蘖、穗长.其中,株高和成穗率对大麦的产量影响最大.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显示,大麦品种(系)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制约关系.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采取适当的育种手段,注意株高、成穗率与其他农艺性状之间的协调发展,尽量减少主次性状之间的矛盾冲突,才能有效获得大麦高产品种(系).

    大麦品种(系)农艺性状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热研4号王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独特栽培研究

    郭太雷刘皆惠
    34-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数冬季低温区种植热研4号王草产量不高、利用率低、越冬出苗率差、翌年补苗面积大的现状,结合其他一些相近气候区域的成功做法,通过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学特性和选整地要求的阐述,从选种、埋植、扦插、育苗(分蔸)移栽、补种、砍苗、施肥、除杂、灌溉、病虫害防治、越冬管理以及收获利用等方面总结了热研4号王草独特的生产技术,以期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和推广种植热研4号王草提供依据.

    热研4号王草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