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渗滤池对微污染水中COD·氨氮和总磷去除效果研究

    刘飞左娜罗耿彬解少杰...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湿地与人工快渗等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农村地区排污现状和黑臭水体治理要求,提出一种生态渗滤池工艺,研究连续运行21 d对微污染水体中COD、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态渗滤池可以有效去除微污染水体中的COD、氨氮、总磷,出水可以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COD、氨氮、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8.35%、87.72%和85.96%.生态渗滤池对有机微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氨氮、总磷、COD.

    微污染水生态渗滤池COD氨氮总磷去除效果

    皖东地区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娄云朱国美赵怀瑾高正宝...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化肥减施和秸秆还田对氮磷流失的影响,采用田间径流池法,通过连续3年田间试验,研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麦稻轮作农田径流年总氮流失量为25.78~39.15 kg/hm2,总磷流失量为1.14~4.06 kg/hm2,总氮67%、总磷63%都是在麦季流失的.麦季氮素主要以硝态氮形式流失,稻季则以铵态氮形式流失,磷流失量多以可溶性磷形式流失.氮磷减施25%能够减少总氮、总磷径流流失量的5.6%和8.9%,且对作物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总氮径流流失量增加了0.55 kg/hm2,增加1.82%,总磷径流流失量减少了0.16 kg/hm2,减少6.08%.

    麦稻轮作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秸秆还田皖东地区

    设施菜田夏季闷棚对还田秸秆矿化和CO2排放的影响

    余亚琳胡静樊兆博王敬国...
    81-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设施蔬菜夏季闷棚对还田秸秆矿化和CO2排放的影响.[方法]设计二因素试验,主因素为灌溉方式(传统畦灌施肥、滴灌施肥),副因素为秸秆还田(0、3500 kg/hm2),通过测定闷棚前、闷棚期和闷棚后CO2日排放通量,以及6月1日、11月4日2 d内每3 h的CO2排放通量,总结闷棚对还田秸秆矿化的影响.[结果]夏季08:00—09:00和冬季17:00—18:00测定的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其间CO2日均排放通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闷棚期,CO2日均排放通量显著高于闷棚前和闷棚后;尤其是秸秆还田后,闷棚期CO2排放通量急剧增加,是不添加秸秆处理的2倍.尽管闷棚期间CO2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闷棚后生长季;然而,闷棚期来自于秸秆的CO2累积排放量和排放率则显著高于闷棚后生长季.[结论]闷棚期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导致闷棚前加入的秸秆迅速矿化,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后续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对CO2的高需求.

    设施蔬菜高温闷棚CO2排放通量秸秆还田矿化

    基于MODIS的典型区域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冯彬张小强王志康黄娟...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0—2016年的MODIS数据,对呼伦贝尔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变化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光合有效辐射(FPAR)、叶面积指数(LAI)在过去17年间整体较稳定,FPAR均值在0.7 W/m2附近波动,LAI均值在2.8附近波动.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光合速率(PsnNet)整体上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2014年,分别为0.044、0.035 kg C/m2;最小值均出现在2003年,分别为0.028、0.021 kg C/m2.空间格局上,FPAR、LAI、GPP和PsnNet的指标值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该研究为呼伦贝尔生态功能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方法.

    呼伦贝尔MODIS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变化特征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

    胡坤侠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赣州市18个县市为评价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集成熵权法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2016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进行评价,并分析所得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目前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基本处于安全水平,生态环境状况较好;赣州综合生态安全形势在北部和南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南部地区的生态安全水平优于中部和北部地区,生态压力总体情况更好,东北地区整体上比西南部好,章贡区生态压力情况较差;生态状态总体情况较差.南部地区的总体生态安全水平优于中部和北部地区;生态响应指数整体上处于临界安全水平,总体情况较好,会昌县生态响应较差.

    灰色关联模型熵权PSR模型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祁连山东部祁连圆柏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

    苏军德李国霞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TDP技术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祁连山东部祁连圆柏的树干液流,在深入分析其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圆柏树干液流日变化大多表现为单峰型的变化趋势,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会出现双峰型和多峰型变化.祁连圆柏树干液流的大小、启动时间、变化趋势、最高峰到达时间等因素在不同月份具有明显的差异,其流通量在各月表现为8月>7月>6月>5月>10月>12月>9月.祁连圆柏树干液流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但不同环境因子对其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气温是研究区祁连圆柏树干液流的限制因子,而土壤含水量并非是研究区内祁连圆柏生长的限制因子.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祁连山植被变化的驱动机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祁连山植被保护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祁连圆柏树干液流变化特征气象因子相关分析响应祁连山东部

    基于皖南烟稻轮作区稻虾共育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效益分析

    许业宝肖梅金磊李云...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皖南烟区种烟比较效益下降、烟农收入降低等问题,结合皖南烟区的烟稻轮作种植模式,通过对"稻虾共育"技术研究与经济效益分析,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集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多元发展模式.在生态平衡、互利共生的同时,发挥了自身生产优质产品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不仅充分贴合了乡村振兴战略,更能带动当地的农村发展.

    烟稻轮作稻虾共育绿色生产技术集成效益

    刈割次数对江苏沿海地区多花黑麦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孙扣忠邹海祥李亚芳晏军...
    106-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秋季大棚种植和露天种植的多花黑麦草进行周期刈割,研究刈割次数对江苏沿海大棚种植和露天种植多花黑麦草的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刈割次数来看,大棚种植多花黑麦草以刈割5次产量最高,达85614.45 kg/hm2,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粗蛋白含量下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从刈割时间来看,大棚种植的多花黑麦草鲜草产量在3月份左右达到峰值.

    刈割次数大棚种植多花黑麦草鲜草产量品质

    种鸡舍采用臭氧水消毒的适宜使用方法研究

    段坤王述柏初欢欢张倩...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臭氧水在种鸡舍的消毒效果及使用方法.[方法]对空舍期鸡舍使用20 mg/L的臭氧水分别消毒15、30、60 min,检测消毒前后菌落数的变化情况;使用臭氧水浸泡水线消毒30 min,观察臭氧水对水线内细菌的杀灭率;每天使用10 mg/L的臭氧水带鸡消毒30 min,连续处理7 d,检测处理前、后鸡舍内菌落总数、氨气、硫化氢含量及种鸡生产性能.[结果]空舍期鸡舍使用20 mg/L的臭氧消毒30和60 min,细菌杀灭率在98%以上,与消毒15 min和甲醛消毒法差异显著(P<0.05);臭氧水对水线消毒30 min,总细菌杀灭率达99.04%,大肠杆菌未检出;臭氧水带鸡消毒对种鸡的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P>0.05),能明显减少舍内的菌落总数,降低空气中氨和硫化氢的含量(P>0.05).[结论]空舍期种鸡舍和水线使用20 mg/L的臭氧水消毒30 min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使用10 mg/L臭氧水每天带鸡喷雾消毒30 min可以有效减少鸡舍内菌落总数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种鸡臭氧水消毒

    加米霉素对牛呼吸道疾病相关病原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药敏试验

    周德刚卢基忠李朋朋吴聪明...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临床上分离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加米霉素对牛场分离出的100株牛呼吸道疾病相关病原菌的最小抗菌浓度(MIC).[结果]加米霉素对临床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牛支原体和链球菌均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结论]临床上可用加米霉素制剂防治牛呼吸道疾病.

    加米霉素牛呼吸道疾病微量肉汤稀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