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3种兽类股骨的形态学比较

    王震
    72-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了虎、狮、棕熊、黑熊等7科13种动物股骨的形态特征,并测量了股骨长度、两端宽度和厚度等参数.结果表明:动物股骨在不同类群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类群中存在着共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草食性动物的股骨与食肉动物的股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大转子的位置、股骨头的形态、股骨颈等,可用于分类和鉴别;股骨的形态特征与动物活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大转子的位置.该研究将对从事动物骨骼分类或鉴别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骨骼形态股骨比较解剖大转子股骨颈

    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刘贤张花菊吴胜军李志明...
    75-7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运用SPSS 26.0软件对47头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体重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郏县红牛的体重(¯Y)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坐骨端宽(X4)、管围(X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体长、坐骨端宽对体重的直接影响较大,而管围、体长、坐骨端宽对体重的间接影响较大.构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739.750+1.859X2+4.158X3+5.559X4.

    郏县红牛体尺体重相关性

    扁圆吻鲴形态特征及生化遗传特性分析

    陈元元林炳明王卫民KianannTan...
    77-8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形态特征、染色体核型和乳酸脱氢酶3个层面评估扁圆吻鲴种质资源状况,为丰富鲴亚科鱼类的遗传特性资料,种质评估、种质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对60尾扁圆吻鲴的生物学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及同工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扁圆吻鲴的细胞遗传特性及生化遗传特性研究.[结果]扁圆吻鲴体长形,侧扁,腹部圆,肛门前方无腹棱.头小,吻突出.口下位,横裂,下颌有很发达的角质缘.鳃耙短且扁薄,排列很紧密.鳞小,体背部深黑色,腹部银白.背、尾鳍灰黄色,尾鳍边缘黑色,偶鳍基部黄色.鳔分二室,且后室较前室大,前室钝圆,后室末端稍尖且呈锥状;扁圆吻鲴的可数性状依次为背鳍鳍式(D.Ⅲ,6~8)、臀鳍鳍式(A.Ⅱ,6~9)、侧线鳞数(76~89)、鳃耙数(94~103);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18m+18sm+8st+4t,臂数(NF)为84;其不同采样点的样本眼睛晶状体乳酸脱氢酶(LDH)均有5条同工酶谱带,由Ldh-A、Ldh-B两个基因编码.[结论]该研究中扁圆吻鲴的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鲴亚科鱼类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体细胞染色体数、核型以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均与其他鲴亚科鱼类的特征相一致.

    扁圆吻鲴形态特征核型染色体同工酶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热休克蛋白HSP30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

    肖梓颖王一帆梁雪茹黄郁葱...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得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HSP30基因并探讨其组织表达.[方法]采用RACE的方法从卵形鲳鲹脾组织克隆HSP30基因的cDNA全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在健康鱼及哈维氏弧菌感染后HSP30基因的组织表达.[结果]HSP30基因cDNA序列全长913 bp,包含5′非编码区(5′UTR)89 bp、3′非编码区(3′UTR)188 bp,开放阅读框(ORF)636 bp,编码211个氨基酸.预测其氨基酸序列成熟肽的蛋白分子质量为24.1 kD,理论等电点为5.62.HSP30包括N-末端序列(NTS)、α-晶状体蛋白结构域(ACD)、C-末端序列(CTS)和C-末端延伸(CTE).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卵形鲳鲹HSP30与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HSP30聚为一支.卵形鲳鲹HSP30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肝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皮肤、肌肉、脾、心、肾,其他组织的表达量较低.哈维弧菌侵染卵形鲳鲹后,肝、脾和肾组织中HSP30基因mRNA表达量均升高,肝组织中变化最显著.[结论]成功克隆了卵形鲳鲹HSP30基因,为进一步揭示卵形鲳鲹HSP30的抗菌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卵形鲳鲹热休克蛋白HSP30基因克隆组织表达

    间伐强度和施肥对杉木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蒋华梁乃鹏吴宏扬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间伐和施肥措施对杉木中龄林生长的影响程度,对实施不同间伐强度和施肥处理后3年的杉木生长效果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间伐强度对平均树高的影响不显著;林分蓄积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呈现递减的趋势;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径阶分布逐渐偏离正态分布曲线而向右偏移,即大径阶所占株数百分比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而小径级所占总株数百分比表现趋于下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杉木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磷肥对杉木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用显著,建议在红壤的立地条件下多施用磷肥.

    杉木间伐强度施肥生长

    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

    李尧雷泽勇于东伟张岩松...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科尔沁沙地不同生长期(幼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的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0~100 cm层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含量表现为过熟林>中林龄>幼林龄>成熟林,C/P含量表现为过熟林>幼林龄>中林龄>成熟林,N/P随着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C/P、C/N、N/P含量最低值均出现在生长速度最快的成熟林,最高值均出现在过熟林.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在成熟林以前,土壤磷含量满足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需求.在过熟林阶段碳含量出现累积,土壤磷增长量低于碳增长量,致使过熟林时期樟子松人工林增长速率下降,磷成为过熟林时期樟子松生长限制因子.

    樟子松林龄土壤化学计量

    曲阳县不同功能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陶明爽田梅张青青马春英...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不同功能植物,为曲阳县不同功能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理论依据.[方法]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样地调查、样线调查方法,对曲阳县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通过查阅文献,按照不同功能,将曲阳县植物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结果]对曲阳县调查所得332种植物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药用植物、饲料植物、油脂植物、观赏植物、色素植物、蜜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香料植物、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鞣质植物.[结论]曲阳县不同功能植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种类最多,其中29种植物具有5种以上功能,共有的植物功能是药用.结合蕴藏量计算,酸枣、益母草、芦苇是千吨以上的植物品种,在多功能评价中可将酸枣、益母草、芦苇作为曲阳县优势种进行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器官进行不同功能的开发,促进曲阳县经济的发展.

    功能植物调查分析曲阳县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及管理对策

    宋志勇刀燕英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落叶阔叶林、暧性针叶林、草丛、灌木林8种植被类型,哺乳动物共130种、鸟类469种、两栖动物53种、爬行动物79种、鱼类100种.通过对资源进行评价,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开展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工作、保护资源与发展社区、缓解人象冲突、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引进人才等保护管理措施.

    自然保护区资源生物多样性西双版纳

    新型渗透成膜保护材料在植物标本保存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李鑫李玉秀陈锦峰
    105-11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有机硅、氟硅类渗透保护材料在干制标本上的应用,通过表面水滴接触角的变化考察其防护效果.基于新应用探索,优化形成植物干制标本的制作流程,及设计渗透保护材料在标本上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形成试验应用方案.渗透成膜保护材料在植物标本上应用时,水滴接触角变化显著,其在干制标本保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渗透成膜保护材料水滴接触角植物标本保存

    天津近郊农业观光园植物景观应用研究

    郑茂源刘晓霞王玮华李双跃...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天津近郊8所不同类型农业观光园的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出调研地常用植物129种,隶属52科98属,其中有13种植物的应用频度超过70%,有32种植物的应用频度在30%~70%,有84种植物的应用频度在10%~30%.将植物的应用形式进行归类分析,共有6种类型,并总结归纳园区植物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天津近郊农业观光园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