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播期对济麦22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裴艳婷董策魏龙雪朱金英...
    41-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播期对小麦品种济麦22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为济麦22合理播期的选择以及产量的改善提供参考,试验于2019—2020年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设10月5日(D1处理)、10月12日(D2处理)和10月19日(D3处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小麦品种济麦22群体变化规律以及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对播期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期群体茎蘖数逐渐降低,产量、穗数、株高和小穗数逐渐降低,且不同播期间均达显著水平;穗粒数、千粒重和成穗率随播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不同处理穗粒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2处理、D3处理、D1处理,千粒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2处理、D1处理、D3处理,成穗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2处理、D3处理、D1处理;穗长随播期推迟逐渐变短.相关性分析显示,产量三要素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通径分析表明,穗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总和均为正值,其中以穗数的作用最大.由此可见,不同播期条件下济麦22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是穗数的增加,其次为千粒重.综合分析认为,不同播期条件下穗数的增加对小麦品种济麦22产量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早播处理更适合当前生态条件和应对气候环境的变化.

    播期济麦22群体茎蘖数产量农艺性状

    赣南地区不同花生品种比较研究

    谢向誉饶文平钟祝秀眭锋...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筛选出适应江西赣南区域的优良花生品种(品系),为赣南区花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材料基础.试验选取9个花生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环境下对其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病害、抗逆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出苗率方面,昌花2号出苗率显著低于其余品种(品系),为87.00%,其余8个品种(品系)出苗率均在93%以上,且无显著差异.在产量方面,桂花42产量最高,为5047.05 kg/hm2,其次为昌花18号.在农艺性状方面,桂花42、昌花2号、贺油752、虔油D77花生品种(品系)总分枝数和结果分枝数较高.桂花红136、昌花18号2个品种花生秕果数较少.在主要病害方面,锈病在9个花生品种(品系)中均表现为轻感;在叶斑病方面,桂花42表现为中抗,其余均表现为轻感.在抗旱与抗涝性方面,9个花生品种(品系)多数表现较好,无明显差异.综上研究表明,桂花42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好的潜在推广价值.

    花生产量农艺性状病害

    咸水胁迫对草莓生长·品质的影响及耐盐综合评价

    孙叶烁田海英姚玉涛丁守鹏...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5个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基质栽培方式,采用含盐量为3 g/L的咸水滴灌进行盐胁迫处理,以淡水为对照,对植株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得分排序.结果表明,咸水胁迫下,"圣诞红"和"白雪公主"的株高和叶面积较对照增加,而"湘野"的株高和叶面积较对照降低,差异达显著水平;咸水胁迫下"圣诞红"和"白雪公主"的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与对照比较差异较小,而"湘野"较对照增加;咸水处理下各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较对照增加,且除"章姬"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咸水胁迫下各品种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较对照增加,其中"章姬"与对照差异显著;除"圣诞红"的单果重高于对照外,其他品种单果重均有所降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圣诞红"和"白雪公主"耐盐性较好.

    微咸水基质栽培草莓生长品质

    100份黄瓜种质资源商品瓜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李悦宋晓飞杨艳红赵剑宇...
    51-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内外搜集的100份黄瓜资源为试材,对商品瓜的单瓜重、瓜长、瓜横径、瓜把长、中心腔横径、瓜心室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93.9087%的前4个主成分,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100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大类群:第1类为短果型,共38份;第2类为短果优质型,共26份;第3类为长果型,共19份;第四类为多心室型,共17份.该研究为黄瓜优质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材料基础.

    黄瓜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主成分聚类分析

    不同螯合剂诱导下黑麦草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刘宝勇陶晓楠杨奇丽郑晶伦...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3种土壤螯合剂作用下黑麦草对Pb2+的富集作用和转运效果.[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氯化铁(FeCl3)和柠檬酸(CA)3种螯合剂对黑麦草修复不同浓度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黑麦草对Pb2+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富集作用,低浓度(≤500 mg/kg)Pb2+促进黑麦草生长,高浓度(≥1000 mg/kg)Pb2+抑制黑麦草生长.EDTA作用下,黑麦草对不同浓度Pb2+污染土壤均有良好的富集作用;FeCl3作用下,黑麦草对高浓度Pb2+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和富集作用最好;CA作用下,黑麦草对低浓度Pb2+污染土壤的富集作用最好.[结论]施用EDTA和FeCl3后,能显著促进Pb2+从黑麦草根部向茎叶部位转移,从而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

    铅污染土壤螯合剂植物修复富集作用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衢江渔业水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王雨辰徐磊叶雪平周冬仁...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渔业绿色高效发展,加强对渔业环境监测和治理,针对衢江段水域环境指标进行长期监测,并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该渔业水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衢江渔业水质能够满足不同功能区的需要.2017—2021年衢江水质在波动中提升,特别是源头水质提升明显,分析结果与历年衢州渔业水质通报相符,这一方面说明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水体的水质评价效果较好,另一方面也表明通过加大渔业水域生态调控与治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区域水环境.

    渔业水域水质评价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衢江

    汤逊湖·南湖及墨水湖底泥沉积物中氮磷的释放特征

    林子阳姜应和程润喜胡芳...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夏季环境下以武汉汤逊湖、南湖和墨水湖的底泥沉积物为目标,采用蒸馏水作为上覆水进行静态释放试验,监测各试验柱上覆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变化趋势,计算TN、TP的累计释放量,分析湖泊底泥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各湖泊底泥样本向上覆水中释放的氮主要以NO3--N的形式存在;墨水湖底泥向上覆水中释放的氮最多,南湖底泥向上覆水中释放的磷最多.3个湖泊的底泥向上覆水释放的氮磷总量仅占底泥氮磷总量的极少部分,说明汤逊湖、南湖和墨水湖底泥均具有较大的氮磷释放潜力.

    氮磷底泥沉积物释放特征

    近22年民勤地区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周蕊高钰婷石丽荣范铭...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植被作为指示因子,基于SPOT-VGT NDVI数据集,结合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法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1998—2019年民勤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可能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22年民勤地区总体植被覆盖增加,沙漠化改善明显;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平均年增速0.16%小幅上升并伴随宽幅振荡,空间变化上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民勤地区风力对于该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显著,且对当地人类活动特别是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推行有响应.建议在之后的环境治理中从风力的角度解决绿洲与沙漠缓冲地区的植被退化问题.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驱动因素民勤地区

    3种有机溶剂对普通小球藻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恒钟波张世林李立杰...
    75-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明藻类毒理学试验中使用有机溶剂可能对试验对象产生潜在毒性效应.[方法]以普通小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的3种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乙醇、丙酮)对其生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当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为0.01%~0.10%,普通小球藻藻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当体积分数为0.50%~5.00%时,普通小球藻的生长显著抑制;当乙醇和丙酮体积分数为0.01%~2.00%时,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均表现出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体积分数5.00%时,普通小球藻的抑制作用明显.在3种有机溶剂影响下,普通小球藻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藻密度、比生长速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试验结果符合生态毒理学中的低促高抑规律,普通小球藻对乙醇和丙酮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建议在对普通小球藻相关毒理学试验中优先使用二甲基亚砜作为有机溶剂,且最大体积分数(NOEC)为0.10%.

    二甲基亚砜乙醇丙酮普通小球藻藻密度叶绿素a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与综合质量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张丽丽周丙娟
    79-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三生"空间协调与综合质量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思路及建议.[方法]基于GIS平台,以吉安县作为研究区,构建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借助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到耕地综合质量得分,进一步叠加上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基于生态安全、城市建设发展的约束条件下,对初步划定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终布局优化结果.[结果]基于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按照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得到适宜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一般耕地面积为44560.89 hm2,考虑原有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协调城市发展,分为保留、调入、调出3种情况,得到最终永久基本农田优化面积为43097.52 hm2.[结论]研究结果遵循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优质、聚集和稳定的思路,以及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布局优化要求,可为吉安县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生态优先城市发展空间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