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甘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史婵张菡张兴端李秋卓...
    37-3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万薯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方法,按照喷施浓度设置4个处理,研究多效唑的不同喷施浓度对甘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多效唑能够促进甘薯的基部分枝数,抑制甘薯主蔓长度和主茎粗的增长,抑制甘薯地上部分藤叶的生长,对地下部分的影响则表现为促进甘薯块根的膨大,提高甘薯的干物质率;当喷施浓度过高时,对甘薯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低于不喷施多效唑的水平,对地下部分的促进作用也转为反向抑制作用,甘薯鲜薯产量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甘薯干物质率比对照降低.

    多效唑喷施浓度甘薯生长特性产量

    7个美国引进烤烟品种(系)的适应性研究

    刘伟赵晖何峰苏巧...
    40-4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永州烟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方法]以MSK326、云烟87为对照,在永州烟区对国外引进的7个品种(系)进行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烟叶经济性状及烟叶外观质量等多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NC-YATAS101表现较好,其产量、产值、均价等经济性状比较均衡,产值、上等烟指标高于对照MSK326和云烟87,烤后烟总体外观质量较好;其次是NC-YATAS102,其产量、产值、上等烟等经济性状指标高于云烟87,总体外观质量偏好,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理想.[结论]建议2020年可将NC-YATAS101在永州市部分烟区作小面积生产试验示范,作为后备品种.

    烤烟外引品种区域试验

    甜柿树篱形冠层特征及整形修剪研究

    李先明秦仲麒涂俊凡杨夫臣...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发适宜机械进入柿园操作的栽培新模式,创制了一种甜柿树篱形新树形,提出了配套整形修剪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树篱形种植行株距为(4.0~3.5)m ×(0.8~1.2)m,主干高为0.45~0.50 m,中心树干高为3.0~3.5 m,树冠高度3.5~4.5 m;中心干上着生20~25个结果枝组,呈螺旋形分布.叶面积指数为4.0~5.0,树冠覆盖率为60%~65%,树篱宽度1.8~2.2m,通过立架形成一道连续不断的树墙,故名"树篱形".甜柿树篱形的树体结构简单,早期产量高,果品质量优,整形方法简便.

    树篱形冠层特征整形修剪甜柿

    薄皮甜瓜果实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于翠香张海燕张宇航杨贵春...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6份薄皮甜瓜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不同甜瓜种质之间的差异性及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瓜果实长度变化幅度最大,种子长度和宽度变化幅度最小;果实宽度变异系数最小为6.92%,单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0.45%.小区产量与果实长度、种腔长度和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宽度呈显著负相关;单瓜重与果肉厚度、果实长度、果实宽度、种腔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和种子长度呈显著相关.结果说明薄皮甜瓜的单瓜重遗传力低,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育种中以单瓜重和果形为目标,不仅要注意果实长宽度和果肉厚度的选择,更要注意栽培措施的改进.

    甜瓜果实性状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

    柿属新种德阳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王洋邱晓孙海莲常虹...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德阳柿能够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在短期内快速繁殖,探究德阳柿培养基的最适培养条件.取一年生德阳柿枝条上的休眠芽茎段无菌处理后作为外植体,选择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德阳柿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的德阳柿休眠芽组培苗萌发率达81.13%,以MS(1/2N)为基本培养基的德阳柿休眠芽萌发率为78.05%;德阳柿诱导休眠芽以MS( 1/2N)为基本培养基的长势要优于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由此可知,MS(1/2N)培养基是德阳柿幼芽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该研究提供了德阳柿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其短期内大量繁殖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德阳柿组培快繁初代培养继代培养无菌操作接种育苗

    覆土施肥处理对出菇后期平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顺强唐大利高国希李春燕...
    56-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菇出菇后期采用不同覆土施肥处理,研究其对平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覆土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平菇的产量,其中1%的复合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为0.428 kg/袋;覆土施肥处理后平菇折干率显著高于CK的;平菇覆土施肥后提高了平菇的品质,其中1%氮肥处理最有效,各覆土施肥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CK,表明平菇出菇后期不同覆土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

    平菇覆土施肥产量品质

    超重力处理对胡萝卜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

    张晓萍郑少文段国锋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黄2种颜色的胡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为试验方法,3 000、6000、12000r/min超重力分别对2种胡萝卜种子分别处理20、40、60 min,将处理后的种子直播于大田中,进行正常管理.在幼苗期测定其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超重力处理对红萝卜品种"三红八寸参"与黄萝卜品种"齐头黄萝卜"均有影响.3 000 r/min+20 min处理的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且处理间差异显著;红萝卜品种3 000 r/min+20 min与12 000 r/min+20 min处理间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超重力处理可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胡萝卜的超重力技术是抗逆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超重力胡萝卜生理生化活性

    武河湿地典型植被固碳能力分析

    陈梦梁仁君宋红丽桑冰...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临沂武河湿地典型植被芦苇、菖蒲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碳氮储量.结果表明:芦苇3、芦苇6处的生物量2.02、1.36 kg/m2,菖蒲1的生物量1.99 kg/m2要高于其他位点的生物量,芦苇3、芦苇6处的碳储量(17.44,12.19 kg/m2)、氮储量(1.04,0.80 kg/m2)菖蒲1的碳储量10.07 kg/m2、氮储量0.62 kg/m2均高于其他位点.说明武河湿地典型植被的碳氮储量与生物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芦苇、菖蒲生物量高的地方,其碳储量也高,固碳能力相对较高,同时氮储量会对湿地植被碳储量以及固碳能力带来影响.芦苇、菖蒲组织中氮含量总体分布于叶组织中,因为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通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形式将N元素从根组织迁移并富集到叶组织中.

    武河湿地储碳储氮芦苇菖蒲

    磁性生物炭对铅和镉离子的竞争吸附动力学

    许端平姜紫微张朕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磁性生物炭,结合SEM、EDS、XRD、FTIR、BET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温度、竞争作用对磁性生物炭吸附Pb2+、Cd2+的影响.利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双室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磁性生物炭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及芳香结构,表面覆盖Fe304颗粒.磁性生物炭对Pb2+、Cd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化学吸附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单独吸附还是竞争吸附,Pb2+在磁性生物炭上的吸附量高于Cd2+,且升温有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双室模型也能较好地描述Pb2+、Cd2+在磁性生物炭上的吸附过程.Pb2+、Cd2+的吸附均以快室吸附为主,升温有助于提高快、慢室吸附速率.Pb2+在快室吸附中的竞争能力高于Cd2+,其竞争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Pb2+于慢室吸附中的竞争能力在25℃时占优势,但随着温度升高,Cd2+在慢室吸附中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

    磁性生物炭铅离子镉离子竞争吸附动力学双室模型

    湿地管理条例对华阳河湖群省级湿地保护区的保护影响

    张胜华陈一佐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阳河湖群省级湿地保护区管理法制起步较晚,通过对湿地管理法制发展进行梳理,并分析水质变化、植被恢复情况和越冬水鸟数量变化情况的成效,展现现行湿地管理法对华阳河湖群湿地恢复的促进作用和不足之处.希望通过加强湿地法制完善华阳河湖群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管理成效反馈机制,建立起健全的湿地保护体系.

    湿地保护管理条例体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