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蒋田田文君慧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草作为农业生产的生物逆境之一,严重影响了全球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给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产生抗性的杂草品种不断增加、杂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而除草剂新的作用机理的研发又愈加艰难,转基因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2019年全球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已占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88%,复合抗除草剂和单一抗除草剂成为主要的转基因应用性状.在我国,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还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不过由于市场需求巨大、政策支持等,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将迎来利好的局面.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机遇挑战

    数字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的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晓庆左亚红
    243-24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数字农村、数字农业模式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有效工具和核心推动力.分析了数字农业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提出数字农业驱动乡村振兴受政策、人文素质、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及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从政策制度、劳动力素质、经济环境、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数字农业的建设,驱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数字农业驱动效应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刘文意王凤琴
    246-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家重点园区创新监测报告2016》中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我国106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发现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通过聚类分析、构建Logit回归等模型,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企业投资额、社会融资额以及园区专家人数是影响园区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举措、建议.

    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因子分析有序Logit模型

    家庭资产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研究——基于CFP S2018的实证分析

    彭兵樊帆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流转是农户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8),运用二元选择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资产对其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资产有效促进土地转入,抑制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显著影响土地转入和转出的因素有金融负债,实物资产农用生产性器具等,而家庭持有金融理财产品对于土地转入转出没有影响.

    家庭资产土地流转Logit模型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素质农民支持政策的演变及完善方向

    张红智王营营王波
    257-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培育壮大高素质农民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工作.为满足我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需要,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政策,大体经历了初步提出阶段、力度加大阶段、逐步深化阶段.系统梳理了不同阶段内对高素质农民支持政策的演变,认为成为高素质农民本身具有一定的条件,同时,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壮大需要一定的制度创新和支持政策以及特定的外部环境作为保障.总体来看,我国高素质农民在现阶段仍面临着质量与数量的双重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素质农民政策的重点方向.

    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政策农村实用人才乡村振兴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体系构建——基于山东省M镇的实证研究

    徐成洋
    262-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研究.现阶段,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碎片化"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契合当下中国基层治理碎片化的现实需要.梳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已有研究,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在两者逻辑耦合的基础上,通过层级互动和组织互动,构建各基层治理主体间的整合和协调机制.再基于对山东省M镇基层社会治理案例的分析,结合研究实际提出针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体系效能提升的整体性对策.

    整体性治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层级治理

    调味品特色小镇三产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张红戴忠民黄振喜孟娥...
    266-267,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陵市杨安镇是全国闻名的调味品特色小镇,作为二产的调味品加工业发达,可是一三产业发展一直相对缓慢.系统分析了杨安镇三产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阐述了杨安镇近两年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提炼出可借鉴的经验,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调味品特色小镇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生物化学课程建设

    胡康棣樊婷婷石玮张华...
    268-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化学是生物、食品、医学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提出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生物化学教学的高阶性,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挑战度.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3个层面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生物化学创新能力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困境和实践探索

    刘媛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我国重大战略部署,其关键是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人才.涉农高职院校作为提供农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应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通过对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困境和实践进行探索,旨在为促进涉农院校人才培养、实现新的更大突破提供参考和借鉴.

    涉农高职院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践

    《智慧农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曹辉贾明方孙夏李庆亮...
    274-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课教师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专业知识中不断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内涵并在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智慧农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在分析开展课程思政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究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与创新实践,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借助智慧教学平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专业课程的立德育人功能,以期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智慧农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