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肥市高校常绿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赵智艳姜国庆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合肥市6所高校常绿植物种类、应用频率、乡土植物应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由结果可知:6所高校共有常绿植物34科60属79种,其中乡土植物17科24属27种.从应用频度来看,F≥80%的常绿植物种类最多,共39种;50%≤F<80%的常绿植物种类最少,仅5种.最后对合肥市高校常绿植物的应用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合肥市高校常绿植物种类

    连翘低产原因调查及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黄鹏侯治国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连翘生产中产量低且有关连翘高产栽培研究较少的现状进行了连翘低产原因调查及高产栽培技术试验,通过调查分析,将连翘低产园划分为"野生放任生长型"和"栽培管理粗放型"2种主要类型,并分别探讨了它们各自的表现和造成低产的原因.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经过清坡垦复、间伐除杂灌等野生抚育管理措施的连翘生长旺盛,果实大小和株产显著提高;秋季深翻施基肥结合生长期追肥对改善土壤条件、促进连翘生长、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抑制了连翘的营养生长,促进了生殖生长,起到了促使幼树提早结果、提高产量的作用;人工辅助授粉和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提高连翘坐果率,从而增加产量;按照株行距3 m×4 m栽植的连翘树体结构合理,产量稳定,是比较适宜的栽培密度.

    连翘低产原因高产栽培

    拉萨北山彰武松嫩枝嫁接研究

    格桑曲珍杨涛米玛次仁史社强...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接穗选择、嫁接时间、接穗保存时间等方面,在高海拔地区对彰武松嫩枝嫁接技术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嫁接时必须选择粗度适宜的健壮接穗和无病虫害的砧木;根据拉萨地区气候特点和温度对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嫁接时间应选择在5月底—6月初;接穗保存时间与嫁接成活率呈负相关,应缩短运输和保存时间,提高嫁接成活率.

    拉萨北山彰武松嫩枝嫁接

    施肥对七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贾永正杨素素喻方圆胡永清...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七叶树苗木生长所需的最佳施肥种类及最佳施肥量.[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七叶树苗期进行复合肥、氮肥2个肥料种类,5个施肥水平[0、2、4、6、8 g/(株·次)]处理,研究施肥对七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苗高、地径增量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8 cm和2.49 mm,是CK的4.00和3.56倍,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苗高、地径增量在同一水平下低于复合肥处理;高径比在6g/(株·次)复合肥水平下最好;地上、地下鲜重和地上、地下干重在6g/(株·次)复合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3、23.07、7.09和8.43 g,分别是CK的2.44倍、1.58倍、1.88倍和1.67倍;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七叶树苗木生物量积累在同一水平下低于复合肥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在8g/(株·次)氮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97 m、1.27 dm2、8.87 cm3和2.64 mm,分别是CK的1.99倍、1.93倍、1.74倍和2.24倍,施肥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基本表现为不同氮肥水平处理好于复合肥处理;比根长在8 g/(株·次)氮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2.23 m/g,是CK的1.40倍,且不同氮肥水平处理优于复合肥.[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七叶树苗木生长有显著提高,但施肥过量,则生长反而降低或提高不显著.复合肥对七叶树幼苗各指标的影响整体优于氮肥,基本在6g/(株·次)复合肥水平处理下最佳,而合理增施氮肥有利于根系发育.

    七叶树施肥生长指标

    芦芽山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

    李青辉刘菊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测现有芦芽山梯度气象塔,对土壤热通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10 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有明显的日、季度及年变化特征.5、10 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在春季和夏季日平均值为正值,表现为热汇,在秋季和冬季表现却相反,日平均值为负值,表现为热源;5、10 cm深度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规律表现为"S"型,且振幅在不同季节幅度不同.年总土壤热通量占年总净辐射量的比例很小,但月总土壤热通量占月总净辐射量的比例增大.通过日均土壤热通量与月均土壤热通量的研究,表明5、10 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量均呈线性相关,但5月以后随着气候的变暖,森林中的植被覆盖度增加,冠层吸收净辐射量增大,导致土壤热通量出现减小,而不是随着太阳辐射量的增大而增大.

    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净辐射量相关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乡村旅游提升策略研究——以苏州旺山村为例

    李慧
    126-12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苏州旅游业重点扶持的项目.以苏州旺山村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分析其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据此提出提升策略,以期实现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旺山村提升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阳朔县乌龟河乡村景观营造

    廖存主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桂林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景观资源和成功的乡村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喀斯特地貌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价值、田园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元素,提出了乌龟河田园综合体特色景观营造设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葡萄峰林景区乌龟河的旅游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景观

    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评价

    朱德涛
    131-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新型除草剂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8年在安徽省定远县进行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移栽水稻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和安全性试验.[结果]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田稗草及鸭舌草、陌上菜等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为有效成分600~900 g/hm2,水稻返青期一次施药后30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2.29%~94.61%和94.79%~96.50%.[结论]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可在推荐剂量下适时施药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

    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

    不同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效果评价

    江丰郭吉山陈嗣茂殷晓蓉...
    133-13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可替代甲磺隆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除草剂及配方浓度,连续2年,共筛选15种不同浓度及配方的单剂及复配药剂.结果表明,总体上复配药剂防效优于单剂,其中35%氯吡嘧磺隆WG 1000倍液+30%草甘膦铵盐AS 100倍液在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速效性和长效性上最为突出.44%丁噻隆SC 100倍液+30%草甘膦铵盐AS 100倍液与48%麦草畏AS 500倍液+30%草甘膦铵盐AS 100倍液药后30 d防效显著,但药后45和60 d防效明显下降.单剂中,44%丁噻隆SC 200倍液的效果最显著.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学除草剂复配防治效果

    3种混配除草剂对多年生杂草苣荬菜的防除效果

    柳建伟史广亮李青梅韩菊红...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不同混配除草剂对多年生杂草苣荬菜的防除效果.[方法]田间设置不同施药剂量的3种混配除草剂,测定除草效果.[结果]75%二氯吡啶酸SG+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以140 g/hm2+500 mL/hm2、160 g/hm2+400 mL/hm2施药对苣荬菜的株防效分别达86.59%、84.80%,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达95.03%、97.05%;75%二氯吡啶酸SG+10%苄嘧磺隆WP以不同剂量混配施药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其中以160 g/hm2+200 g/hm2混配处理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达96.30%;10%双草醚SC+10%苄嘧磺隆WP以260 mL/hm2+250 g/hm2施药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达93.03%.3种混配除草剂以不同剂量混配施药对苣荬菜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存在差异.[结论]筛选出的混配除草剂以最佳剂量施药对苣荬菜防除效果良好,为多年生杂草苣荬菜的化学防除提供理论依据.

    苣荬菜除草剂混配防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