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防城河口湾海域开发利用承载力评价

    覃漉雁曹庆先
    76-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海洋功能区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中海域开发利用效应指数、海域开发利用标准及海域开发承载力指数计算方法,结合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中的海域使用确权数据,将防城河口湾分为6个评价单元,对每个单元及总体区域开展海域开发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在防城河口湾海域6个评价单元中,位于西湾南部的评价单元Ⅴ海域开发承载力指数在1.75以上,属承载力超载;评价单元Ⅰ、评价单元Ⅲ、评价单元Ⅳ和评价单元Ⅵ海域开发承载力指数为1.39~1.48,属承载力可载;而评价单元Ⅱ海域开发承载力指数最小,为0.99,属承载力可载;防城河口湾总体评价单元开发承载力指数为1.47,属承载力可载.

    海域开发利用承载力海洋功能区划评价防城河口湾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及抗剪性的影响

    岳坤前顾再柯袁茏方启彬...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抗剪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措施下土壤平均持水性总体表现为水保林>封山育林>经济林>坡耕地>坡改梯,平均土壤容重表现为水保林<经济林<封山育林<坡耕地<坡改梯,平均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水保林>经济林>封山育林>坡耕地>坡改梯,土壤平均抗剪强度大小排序为封山育林>水保林>坡改梯>坡耕地>经济林,总体表现为水保林增加土壤持水性、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效果显著,封山育林状态下土壤抗剪性最强,坡改梯由于人为扰动增加了土壤容重.综合分析,水保林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较好.

    水土保持措施土壤物理性质抗剪性影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不同载体强化生物膜法处理西北农村微污染水源水

    张莉红杨超张鹏朱雪燕...
    83-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拟西北农村微污染水源作为处理对象,对比不同载体的挂膜效果,研究优选载体生物膜法降解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及氨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氨酯轻质悬浮载体明显优于其他4种载体,启动挂膜快,处理效果好,聚氨酯轻质悬浮载体在DO=1~3 mg/L、pH=8~9、填充率为20%,采用间歇式的运行方式,CODMn的去除率可达88%,出水CODMn在2 mg/L左右,氨氮的去除率约84%,出水氨氮浓度达0.1 mg/L,均满足饮用水源水的Ⅱ类水质标准.

    微污染水源CODMn氨氮生物膜法聚氨酯轻质悬浮载体

    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中镍的活化作用研究

    唐佳王艳伏毅黄敏...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的浸提和淋溶,研究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对镍的活化作用以及对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有机酸能显著降低土壤pH,降低幅度随有机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柠檬酸对土壤pH的影响最大,20 mmol/kg的添加量使土壤pH从8.77降低至6.93;不同的有机酸对镍的活化能力相差较大,但均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强,5~20 mmol/L草酸和酒石酸对镍的活化能力较弱,活化率不到0.70%,而柠檬酸对镍的活化能力较强,其中20 mmol/L的柠檬酸对镍的活化率达7.30%;有机酸的淋溶降低了土壤pH,柠檬酸降低幅度最大,其次为酒石酸和草酸;不同有机酸对镍的溶出有所不同,其中草酸和酒石酸对镍的溶出率较低,而柠檬酸溶出率达6.25%.

    土壤低分子有机酸活化作用

    近19年西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马瑞芳员学锋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西安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ArcGIS 10.5分析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并利用Fragstats 4.2计算景观指数研究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市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为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明显扩张,其中耕地面积减少497.54 km2,建设用地增加532.36 km2;各地类相互转化,其中耕地的转出率较高,建设用地的转入率较高,且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2000—2018年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最高但有所降低,耕地和林地破碎化程度升高,草地的破碎化程度先升高后降低,景观类型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异质化.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西部地区,必须注重生态保护,降低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干扰强度.

    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西安市

    猪等孢球虫纯种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程振扬臧传佼徐向东李文静...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哺乳仔猪的腹泻粪样中分离出等孢球虫卵囊,感染仔猪建立球虫纯种株.通过卵囊形态结构观察与18S rRNA PCR鉴定,鉴定该球虫分离株为猪等孢球虫.将6只24日龄断奶仔猪分为2组,分别感染4×102和104个孢子化卵囊,观察仔猪的临床表现及虫株的潜伏期、显露期和卵囊产量.结果表明,感染4×102个卵囊后仔猪未出现腹泻症状,感染104个卵囊后仔猪出现腹泻且持续6 d.感染4×102个孢子化卵囊时,潜隐期为5 d,显露期为7 d,每个卵囊产出5.72×103个卵囊;感染104个孢子化卵囊时,潜隐期为5 d,显露期18 d,每个卵囊产出6.41×102个卵囊.由此可见,该株猪等孢球虫对仔猪具有致病性,可用于构建猪等孢球虫病动物模型及其疾病学研究.

    仔猪猪等孢球虫纯种株生物学特性

    成年巴特肯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

    洪文娟侯晨曦何宗龙姚力丹...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成年巴特肯羊的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方法]以2~3岁成年巴特肯羊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巴特肯羊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体尺性状,并对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与成年巴特肯羊体重密切相关的体尺指标,根据体长、胸围和管围建立了成年巴特肯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影响成年巴特肯公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为胸围和体长,且体重与胸围和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巴特肯母羊的主要体尺指标为胸围和管围,且体重与胸围和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巴特肯公羊体重估算公式为Y(体重)=0.681X2(体长)+0.282X3(胸围)+0.652X4(管围)-5.109.巴特肯羊母羊体重估算公式为Y(体重)=3.69X4(管围)+0.253X3(胸围)-5.81.[结论]该试验结果可用于相关领域实际生产过程中成年巴特肯公羊和母羊体重的估算.

    巴特肯羊体重胸围体长管围

    生猪养殖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探讨

    汪燕玲吴易超廖海洪吕玲燕...
    102-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对猪肉及其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加大,生猪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生猪养殖场污染的主要类型有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病菌传播.针对生猪养殖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综合开发循环利用资源解决养殖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以实现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猪养殖环境污染生态可持续发展

    不同来源硒对小鼠淋巴结中离子谱的影响

    曹楠杨舒展陈非玥李婉雁...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来源的硒对小鼠淋巴结中离子谱的影响,进而探讨硒调节淋巴结免疫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海藻硒组4组,各组饲料中硒含量分别为0.03、0.23、0.23、0.23 mg/kg.试验第60天无菌采集各组小鼠淋巴结,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结中各元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硒酸钠、酵母硒、海藻硒都能不同程度影响小鼠淋巴结中常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有毒微量元素的含量,其中酵母硒和海藻硒在降低有毒微量元素沉积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亚硒酸钠.[结论]有机硒在调节小鼠淋巴结中离子谱方面有着更好的效果.

    亚硒酸钠酵母硒海藻硒淋巴结离子

    水稻-乌龟共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梁阳阳卢文轩李静方婷...
    109-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水稻-乌龟共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于2018—2019年在芜湖市无为县陡沟镇开展水稻-乌龟共作试验,试验面积1.66 hm2.结果发现,2018—2019年生产成本共286580元,平均每年生产成本86319元/hm2;总收入553300元,除去生产成本,净收入266720元,平均每年净收益为80337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93.水稻仅在移栽初期施肥1次,生长过程中未追肥,未使用农药.由此可见,水稻-乌龟共作模式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乌龟水稻稻-龟共作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