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特色种植产业发展问题探究

    李华
    263-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乡村特色种植产业与产业链延伸的问题焦点和制度、政策重点进行分析,认为产业集聚的问题焦点是生产者素质提升以及特色产业的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形成规模经济;产业链延伸的问题焦点是通过全产业链的覆盖保障特色产业的产品安全与品质,增加产业附加值.政府作为乡村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行动者,自始至终起着引导、协调、保障监督等作用,扮演者"参与者""支持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乡村特色种植聚集产业链产业集群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场主"三业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

    吴海红张金锋屠娟丽李军...
    268-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专业、就业、创业"为重点,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师资队伍、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对新型农场主"三业融合"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性归纳总结,以期为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乡村振兴农场主专业就业创业

    新农科背景下饲草生产学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单贵莲韩博段新慧罗富成...
    271-272,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饲草生产学是畜牧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该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可以筑牢思想根基.充分挖掘了饲草生产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并结合饲草生产学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特点,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旨在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涉农高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饲草生产学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思政体系构建

    "智慧+"背景下畜牧兽医新农科人才培养与实施路径

    贾艳艳余祖华丁轲
    273-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农科建设"三部曲"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地实施,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推动着畜牧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生产力的变革,这对涉农院校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阐述了当前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智慧+"背景下畜牧兽医新农科人才跨学科培养的紧迫性,并提出了构建"智慧+"背景下多学科融合的畜牧兽医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与措施.

    "智慧+"新农科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教育

    构建农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体系的研究

    刘军刘文武杨庆王金娜...
    276-27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在开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农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与技术培训是兴农强农的前提、人才是第一资源,构建农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高度融合的一体化体系;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统筹整合农业培训主管部门与机构、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实施"三大战略"等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构建一体化体系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一体化体系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现代化思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硕士科技小院培养模式研究

    王星李子昂李楠洋王丽萍...
    279-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小院"作为人才培养和农技推广的新途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工程大学以践行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为目的,创新农业硕士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表明,河北工程大学"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在提高研究生学习成效、实践能力及社会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农业硕士高质量培养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乡村振兴科技小院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