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预处理对3种野生白蜡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吴超然王熙权键魏钰...
    87-8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3种白蜡种子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标准发芽法及发芽率测定等方法,研究层积处理、赤霉素处理、赤霉素+层积处理对3种白蜡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苦枥木、秦岭白蜡树、披针叶白蜡树经赤霉素处理后,种子几乎不萌发.层积处理90 d,苦枥木、秦岭白蜡树、披针叶白蜡树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19%、25%、48%.赤霉素+层积处理90 d后,种子发芽率较层积处理有很大提高.赤霉素浓度在0~300 mg/L,种子发芽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当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以上,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结论]层积处理90 d结合赤霉素300 mg/L处理是3种白蜡属植物种子的最优预处理方式.

    野生白蜡种子萌发预处理萌发特性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猪塘水青冈种群结构动态分析

    李登江郑德谋余德会古定豪...
    90-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种群结构及其动态特征,选取天然种群集中分布地段,采用相邻格子法设置典型群落样地,从水青冈自然种群的胸径结构特征对其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青冈种群结构整体呈金字塔形;种群的幼龄个体数充足,其个体数量占种群总数量的63.16%,为典型的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数量随着龄级结构的增加呈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而种群标准化存活个体数lx和标准化存活对数lnlx随着径级的增大逐渐减小,个体平均期望寿命ex随着径级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种群死亡率qx和损失度Kx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复杂动态变化,表明种群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水青冈种群结构静态生命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花境在成都的应用

    赵春春严琦吴玉兰杨丽琼...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成都的花境发展背景,并从花境类型、花境植物种类2个方面分析了花境在成都的应用现状,从体量与株型、色彩与季相、多种要素搭配3个方面,阐述了花境应用手法,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公园城市花境营造手法花境应用成都

    太平沟森林康养基地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研究

    孙向宁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依托优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气候变化对森林康养基地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选择森林康养基地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太平沟森林康养基地空气温度、湿度、风速进行长期固定监测,计算气候舒适度指数,研究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太平沟森林康养基地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月份是6—8月,并根据这3个月的日变化规律,提出了太平沟森林康养基地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适宜时间为13:00—15:00.

    森林康养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

    天马自然保护区蓼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调查

    程陆陆宁帅肖航赵苏源...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得知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价值的蓼科植物共6属23种(含2变种),占该地区蓼科植物6属的100%,36种(含4变种)的63.9%.对该自然保护区内23种药用蓼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进行了描述,提出药用蓼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蓼科植物药用植物

    领春木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王扬包峥焱孙宜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不同播种材料萌发特性的差异,采用种子、果实及去翅果实在20℃光照条件下进行播种试验,探讨温度、光照、播种基质对其去翅果实萌发特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光照和播种基质条件下进行播种试验,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采用种子播种,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59.33%、46.67%、2.51,均显著高于果实和去翅果实,果实与去翅果实间无显著差异.温度对领春木去翅果实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极显著影响,15~25℃和20~30℃变温条件下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95、0.93,为最适萌发温度.光照对领春木去翅果实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泥炭土、沙子、珍珠岩、蛭石4种播种基质中,泥炭土中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42.67%、26.67%、0.81,隶属函数值最高(0.76),为领春木最佳播种基质.

    领春木播种材料温度光照基质萌发

    浙江钦寸水库水源涵养林植被特征与优化策略

    钱阳昕王小德张靖莹杨中雪...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水源涵养林特征,分析水源涵养林存在的问题,探寻提升水源涵养林质量的策略.通过资料收集、踏查、实测的方法,调查统计浙江钦寸水库水源涵养林的植物资源和植被类型.结果表明:钦寸水库水源涵养林共有维管植物166科578属1003种,包含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草甸5个植被型组,整体呈现出"山-水-林"模式水源涵养林的景观风貌.浙江钦寸水库水源涵养林存在植被类型占比不合理、森林景观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定向抚育更新森林植被、依托自然属性协调景观建设等优化策略.

    水源涵养林森林特征优化策略钦寸水库浙江

    2011—2021年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综述

    蒋兆雷黄庆春叶谨谨杨岚...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核心,产业融合发展与休闲农业发展是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对2011—2021年的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下载查阅,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产业融合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行关键词网络关系可视化分析,归纳了文献中设计的产业融合度较低、专业人才匮乏等休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概述产业融合视角下对发展休闲农业所提出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前研究文献的看法,预测未来休闲农业的研究方向.

    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京市乡村旅游的民宿品牌化建设研究

    刘保莲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民生产业.通过PEST方法分析宏观环境对目前北京民宿市场的影响,立足北京市民宿品牌发展的现状,提出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打造民宿知名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发展建议,带动乡村旅游,促进北京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民宿品牌

    "文化+"乡村旅游特色塑造研究

    熊超徐龙
    120-12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产品趋同、特色丧失等问题,从"文化+"的视角对乡村旅游特色塑造的方式方法展开探讨.认为乡村旅游特色是需要根植在乡土文化土壤之上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以南京市龙袍新城长江社区乡村旅游策划为例,提出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元素价值评判、"文化+"旅游产品策划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塑造方法,以期对乡村地区的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有现实借鉴意义.

    乡村旅游文化+乡土文化特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