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空间"——兼论文学的界定

    秦知逸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朗肖在其作品《文学空间》中基于新批评的立场,提出了文本中独立存在的空间.然而,基于接受美学的立场来看,这一文学空间同样得以存在并在理论上更加得以自洽——基于读者个人的经验观念建立的文学空间存在于读者的思想中,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在这一重空间中经验的过程.这样,接受美学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两大困境——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消失便得到了解决:文学的特点在于能够建立起文学空间,为读者提供体验.

    莫里斯·布朗肖斯坦利·费什文学空间接受美学

    莫言英译作品海外传播环境分析

    陈心哲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播环境是影响我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莫言英译作品海外传播环境为分析对象,从跨文化的社会环境、多样化的媒介环境、复杂的心理环境三个维度辩证分析了莫言译作在海外传播中遇到的利弊因素,以期为我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环境的改善获得启示.

    莫言英译作品海外传播传播环境

    论丰子恺散文中的儒家思想

    甘林全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翻译家,也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作为一名传统的知识分子,丰子恺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的散文所蕴含的"仁者爱人"、"心忧天下"的情怀,正是他身上儒家思想文化的自然流露.

    丰子恺散文儒家思想仁者爱人心忧天下

    荒诞的真实书写——魏思孝小说论

    王晓梦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家魏思孝的把写作视角集中于小镇青年的故事.他以自我的生活环境为背景,表现着小镇困顿的青年在生存与欲望的双重焦虑下的种种荒诞而真实的人生状态和小镇底层青年的生存困境.作者书写自己独特的生活及社会体验,以荒诞的手法,在轻松荒诞的故事背后反映的是残酷无奈的现实生活,是小镇青年生活姿态的真实书写.

    魏思孝小镇青年荒诞生活爱情

    从集体无意识角度解读《水浒传》的"英雄无罪"观念——以武松和李逵为例

    李淑雨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浒传》自问世以来,不同的学者针对其宗教、侠义、历史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本文将以《水浒传》中的两个典型人物——李逵和武松为例,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去探讨《水浒传》中所掩藏的"英雄无罪"以及"屠杀快感"的观念,进而去揭示"英雄无罪"之后掩藏的"情欲有罪"的这一社会问题.

    集体无意识"英雄无罪""屠杀快感""情欲有罪"

    玉之破碎,月之残缺——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悲与美

    孙御晓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反映穆斯林文化的非传统著作,其新颖的叙述视角、独创的写作手法和全文中浸染的穆斯林风情都令人耳目一新.但同时,它也以玉和月为主线,逐步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如古典诗词一般残缺破碎的悲剧美,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与情感的共鸣.

    玉月穆斯林文化悲剧美

    浅析《红楼梦》里的中老年女仆形象

    马晨蕊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说《红楼梦》中,除了才子佳人外,不可缺少的人物群体便是集中在贾府中下层的中老年女仆,可以分为陪房、奶妈、管事婆子三大类.她们的人物设定因其性别而显得特殊,既是主子的臂膀又是贾府暗藏的祸根,她们的存在显得重要而矛盾,以当事人的身份见证了贾府的兴衰史.

    《红楼梦》中老年女仆人物形象

    《边城》和《小城畸人》中的"忧患"母题研究

    杨秀丽
    20-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题研究是比较文学范畴内的主题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拟以中西两位现代主义作家沈从文和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边城》和《小城畸人》为例,结合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分别对沈从文、安德森的小说创作造成的影响,探讨"忧患"母题在两部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乐感的"忧患"和悲感的"忧患".

    沈从文舍伍德·安德森《边城》《小城畸人》"忧患"母题

    中美文学作品象征手法之比较——以《红楼梦》和《红字》为例

    赵星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征主义是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中都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且由于作家的不同而在具体的运用中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本文对美国作品《红字》和中国作品《红楼梦》中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比较,并赏析了象征手法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种种妙用.

    红字红楼梦象征意义

    论池莉小说《水与火的缠绵》中生活空间的转型

    徐安琪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常生活的公开化以及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背后正是一种政治力量的推动.同时,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都属于日常生活,而生活空间中的公与私从界限明显逐渐转变成最后的交融,由此可以看出一种新型家庭结构和社会构成因新的政治心态而在80年代形成了.

    公共领域私人领域政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