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陈本礼与刘勰之"楚辞观"异同论——以《屈辞精义》和《文心雕龙·辨骚》为例

    刘晓艳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为"楚辞"研究成果,清陈本礼的《屈辞精义》和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在"楚辞观"方面具有比较价值。刘勰在总结汉代"楚辞观"的基础上通过儒家文学视角来看待"楚辞",褒贬不一。而陈本礼在清代朴学大盛的时代背景下独辟蹊径,注重阐发"楚辞"之文脉大意,高度赞赏屈原其人及其作。尽管陈氏对刘氏之"楚辞观"不屑一顾,但从文学技巧和文本题旨两大方面,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实质联系。

    《屈辞精义》《文心雕龙·辨骚》"楚辞观"

    金和诗歌中的穷苦描写和意象表达

    钟翌晨
    4-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和一生漂泊四方,避乱全椒、乞食泰州、南下广粤,过着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生活,一种漂泊感、孤独感、沧桑感始终围绕着他的人生。本文从金和生平及其诗集《秋蟪吟馆诗钞》出发,探讨金和笔下的穷苦诗歌类型,以及此类诗歌中的常用意象群,浅析金和的人生际遇和情感表达,及其作为末世文人的精神风貌。

    秋蟪吟馆诗钞金和穷苦意象

    文学中的"接受理论"及其对报刊作为媒介传播文化价值的影响

    施兆莉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刊登在清末报刊上的文章,针对朝廷发布的政令或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针对问题本身提出应对措施,表达他们对于国家时政殷切的期望,但因为这些人的身份贴近社会基层,故所发表的言论往往很难经由报纸杂志的渠道为当权者接受,思虑有时也过于简单,致使这些言论难以具体落实。但通过报刊传播仍可将这些观点引介给读者,达到启迪民智的目标。文章结合"接受理论"对清末报刊及其文学价值进行探讨。

    接受理论清末报刊文学价值

    浅析民主文学与垄断文学

    陈晓东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首先由网络文学盛行的现象谈起,结合作者本身调研。浅要分析了网络文学和专业文学在社会的现状,并以知识分子家庭为切入点,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了如此现状的原因,其次本文将网络文学定义为民主文学分类,并创新的将其类比为三种典型的民主政体。将专业文学定义为垄断文学,将其定义为几种典型的专政国家体制。最后作比较总结,学习国体如何维护国家各阶级的稳定来寻求文学对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民主文学垄断文学类比政体现象原因调研结果

    《燕行录》文献研究综述

    谷小溪刘海玲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学界惯于将元、明、清时期高丽、朝鲜王朝出使中国的纪行作品统称为"燕行录"或"使华录",本文所涉及和探讨的"燕行录",以狭义的概念,即现存朝鲜王朝出使清朝的《燕行录》文献为准。在此从《燕行录》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燕行录》文献的介绍与考订,以及与《燕行录》创作背景相关的历史研究几方面对先行成果展开回顾,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略有助益。

    《燕行录》文献综述

    一首充满希望的诗篇——细读沈祖棻《忍耐》

    余艳雯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沈祖棻的《忍耐》是一首抒情诗,看似简单的诗篇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其艺术魅力在于:语言优美结构匀整、对称,措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呈现出矛盾对立的"张力";通过互文的艺术手法使诗歌有深度有广度,做到雅俗共赏,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依旧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也传达了当时的百姓渴望温暖与光明的时代呼声。

    沈祖棻诗篇《忍耐》

    论《匿名》的归乡隐喻

    杨蕾
    20-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匿名》是王安忆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运用传统的"归乡"叙事模式,营造了丰厚的意蕴空间,并由此展现出了隐喻性质。本文通过对《匿名》叙事模式的分析来解读其归乡隐喻,探讨该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王安忆《匿名》故乡归乡

    情感的渗透与提炼诗意的熏染与沉淀——浅析叶文玲小说清新淡朴抒情格调的成因

    吴延生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格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机统一中所表现出来的作家的创作个性。它贯穿于一个作家整个创作活动中。当代女作家叶文玲在其创作中逐渐彰显其创作个性。通过内容层面单向地就深厚的情感意蕴、明朗的抒情基调等方面,阐述其清新淡朴风格的成因。以期对叶文玲的文学创作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当代小说叶文玲清新淡朴个性探讨

    《史记新校注》晋世家考略

    王宇桐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理张森楷先生手稿《史记新校注》中晋世家篇,对其引用及创新情况进行整理,具体引用哪些著作哪位学者的条目及自己整理出的问题,均逐条落实,试总结出张森楷先生的《史记新校注》的研究价值。

    史记新校注晋世家张森楷

    论王阳明《瘗旅文》的经典化

    张道锋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阳明散文名篇《瘗旅文》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关注,它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到选入《古文观止》才完成了这一过程。《瘗旅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史价值,它多方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展现了王阳明作为圣人的胸怀。

    《瘗旅文》经典化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