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唐传奇中的神话因素——从《山海经》到唐传奇

    贺丽璇
    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传奇中有很多作品都洋溢着奇幻的色彩,而这些具有丰富想象的情节,与上古神话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唐传奇中,神话成为"作意好奇"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海经》作为上古神话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的神话情节和神话意识,对唐传奇的文化品质产生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唐传奇《山海经》神话

    试析汉乐府《芳树》

    韩梅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代拟作《芳树》是汉乐府《芳树》的赋题之作,与原辞相比,在诗歌形式、主旨、修辞、描写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变化。南朝文人拟作在形式上虽已初步具有对仗、齐整之美,但篇幅较小;唐人拟作则在规模和篇幅上进行了扩展,描写更加细致生动,诗歌形式多样并且走向成熟。

    《乐府诗集》芳树汉乐府

    浅谈姜夔词的回忆书写

    靳云竹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中国人普遍具有追忆情结,喜爱在文学作品中追忆往事。姜夔作为北宋著名词人,有诸多涉及回忆的词作。姜夔在词中展现的回忆,其产生大体有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兴尽悲来、诗词酬赠等多种情况。姜夔词所回忆的内容大致有恋人与故友、故国繁华、少年游踪。姜夔词回忆书写的审美特征有五:一是情感与场景美好;二是创作的虚静心境与词的温柔敦厚之美;三是充满想象、虚构;四是善于运用蒙太奇手法切换场景画面;五是多往昔当下古今对比,展现时空距离感与沧桑感。

    姜夔词回忆

    论宋词意蕴的清馨闲雅

    周永研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一种典型时代性的文学体裁,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清馨闲雅是宋词的一个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色彩的外在清丽、语言的内在馨香、心理的闲情逸致、情境的优雅高远。

    宋词色彩语言心理情境

    论张镃的花卉词

    宋亚凤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镃是南宋词坛一位较重要的词人。《玉照堂词》是他与友人登山泛湖、宴饮集会等雅趣活动的记录,其间不乏对花卉的描写。本文通过对张镃花卉词的研究,意在了解张镃的生活情趣及思想状态,同时也可了解张镃花卉词的特点及艺术风格,进而探寻南宋中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爱好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

    张镃花卉词思想内容特点意义

    再论焦琳《诗蠲》的文学思想

    陈亚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焦琳是清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著作较多,他的《诗蠲》是清末民初时期一本综合汉宋之长,融经学思想与文学阐释于一炉的《诗经》研究专著,是传统经学向现代《诗经》学转型过程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产物。焦琳从情感、审美批评以及艺术手法等多角度对《诗经》作了大量的文学阐释,为《诗经》经学与文学的互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诗蠲》文学思想艺术手法

    论鲁迅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例

    张童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的小说具有丰富的色彩意象,三部小说集《呐喊》《仿徨》《故事新编》中的色彩意象丰富。黑白对比分明,清冷硬朗,带着浓郁的木刻版画的神韵,又明显具有自我形象和主体精神的投射;而色彩的运用热烈绚烂,极具梦幻气质。色彩的巧设给整个作品系统笼罩上了一层古拙原始的情味,内蕴着刚烈的力量,从中亦可窥见鲁迅独异的审美观、精神气质和文化反思向度。

    鲁迅小说色彩意象审美观

    浅析金锁记中的上海婚俗

    任志鑫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婚恋题材是张爱玲小说的核心题材,而小说中婚恋风俗的描写基于张爱玲生活的背景.上海作为张爱玲创作时期的主要生活地域,其作品也体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上海婚俗.在《金锁记》中,曹七巧及其子女的人物命运展现了新旧交替、制约与反抗的上海婚俗,也折射出了时代对《金锁记》的影响.

    婚俗金锁记上海

    奥尼尔戏剧中"哑言的"黑人群体的身份困境

    肖利民蒋晓芳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黑人在以白人文化为霸权文化的社会中,是"被言说"的哑言群体。尤金·奥尼尔剧作《琼斯皇》和《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黑人主人公琼斯和杰姆都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到困惑,并尝试重构身份,但都以失败结束。通过对琼斯多重身份建构经历的叙述和对杰姆在黑白跨族裔婚姻中的身份困境的书写,尤金·奥尼尔的这两部作品都阐释了黑人种族与黑人文化的悲剧。

    尤金·奥尼尔黑人身份认同困境重构

    汪曾祺小说中的僧尼形象

    高鹏程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僧尼形象是汪曾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与传统僧人形象不同,这些僧尼游走于僧俗两界,戒律松弛、精明能干、深谙世俗,俨然一副披着袈裟的小市民形象。这些独特的僧尼形象,不仅增加了小说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背后则是对美好人性的赞美。

    汪曾祺僧人形象佛教文化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