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周恩来论青年学习

    纪敏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恩来非常关心教育,关心青少年成长.他多次与青年学生交流,引导青年学生成长.周恩来认为,学习就是一个自我改造的过程,青年学生应该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周恩来关于学习的立场、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许多观点,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恩来青年德育智育

    数据技治主义对生态环境治理与决策的哲学分析

    王婧潘平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信息技术给数据技治主义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依据大数据所具有的特征,数据技治主义认为数据是世界的真实状态,能替代主体的主客观能动性,从而能指导自然世界一切事理的治理.但是,数据技治主义将主体仅仅看作是一个执行或操作工具,忽视了主观能动性及其思维能力.论文通过分析认为数据技治主义是人类对一切行为事理有效和可靠管理的依据之一,并非唯一,并在此基础上聚焦生态环境治理的矛盾,通过数据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决策分析表明,数据技治主义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互融合与协调,是生态环境治理与决策的最优选择.

    数据技治主义生态环境哲学分析

    朱寿昌孝行探析

    谭逊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寿昌,出身于官宦之家,是宋代著名孝子,也是文同与苏轼的好友之一,在政绩上亦享有美誉.他曾辞官寻母,令士大夫纷纷作诗文赞赏.其孝行在当朝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最终令自己名利双收.此外,与宋代其他孝道故事相比,他的孝行又具有一定特质,使其影响力在后世更为显著.

    朱寿昌生平孝行影响独特性

    周渔璜——贵州一张诗意的名片

    朱巧雯陈梦竹丁云秋蒋翀...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文化资源匮乏,旅游资源单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利用周渔璜这样的优秀文人打造贵州旅游品牌对促进贵州旅游转型升级、丰富贵州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五个方面就如何提升周渔璜知名度,如何利用周渔璜打造贵州旅游品牌提出若干建议.加强周渔璜故居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通过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周渔璜故事和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以周渔璜为主题,举办诗会、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贵州文化内涵;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周渔璜的知名度,有利于树立贵州良好形象;有关部门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且制定个性化旅游战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渔璜贵州旅游旅游转型打造旅游品

    电影《帕丁顿熊》中的多重文化隐喻

    杨露朱雅莉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真人动画结合影片,《帕丁顿熊》系列电影以轻松的童趣、温暖的格调、幽默的剧情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展示了别样的英伦风情和独特的幽默童趣,成为英国的文化名片.而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影片中帕丁顿熊在伦敦的经历,实际上暗含着对家庭伦理、身份认同、种族融合等层面的深刻隐喻.

    帕丁顿熊文化隐喻家庭伦理身份认同种族融合

    《安提戈涅》中的自然法与国家法之争

    李昭曦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提戈涅》是文学和哲学研史研究中的常客,本文主要从安提戈涅和克瑞翁出发,分析二者所代表的自然法与国家法,在此之上引申出自然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冲突,最后上升至对伦理与法律的平衡原则的探析.

    安提戈涅自然法国家法伦理法律

    我国古代早期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初探

    焦孟琦
    113-11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被重视.从古到今,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从未间断过.在我国古代较早期时候,历史文献中就大量记载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为了使这些环保建议和主张得以贯彻落实,很多思想家建议国君立法以保障实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也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这一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上来.无论是制度,亦或是思想理论,都是旨在指导人类行为,从而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古代生态环境保护天人合一

    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以"老山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王琳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越战争中艰难孕育的"老山精神",如何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得到传承与发扬,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传承与弘扬以"老山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支柱.

    改革开放老山精神民族精神新时代

    东北地域满族文化习俗的历史资料初考与现实资源开发

    崔莹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东北的许多地域都充盈着满族文化,从肃慎到满洲拥有诸多古老遗迹以及历史文化风俗,尤其是在山川村落之中,满族文化的印痕也是显而易见,满汉之间在交流中促进了语言的借鉴与吸收,有些满语与东北方言融合一体,并且在服饰、居住、婚丧等多个方面都对东北有着重大影响,满族的精神文化对东北地域建设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对满族文化和风俗在东北地域中的体现进行历史考察与整理研究.

    东北地域满族文化民族风俗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途径探析

    孟兴林代敏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十年来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创新,提出新形势下搭建新载体——贫困生社团、开辟新平台——勤工助学、项目化管理、就业帮扶精准化等新途径,为高校深入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新形势资助育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