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

张学军

月刊

1000-1492

aydxb@vip.163.com;aydxbsg@163.com

0551-5161192、5161103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 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 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 aydxbxhg@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ETTL16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汪万杰许晗许婷婷鲍静...
    690-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6(METTL16)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诊断及对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多发性骨髓瘤研究基金会(MMRF)及基因型-组织表达项目(GTEx)数据库中分析参与N6-甲基腺苷(m6A)修饰的各基因在MM中表达水平及预后潜力.分别收集 26例初次诊断MM患者及19 例标准方案治疗后MM患者骨髓标本和 24 例正常人外周血标本,采用 qRT-PCR 技术测定m6A各基因表达量;同时收集MM初诊患者各实验室及临床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数(WBC)、血小板数(PLT)、血肌酐(Scr)、血清钙离子(Ca2+)、β-微球蛋白(β-MG)、骨破坏、ISS分期、分型、生存期(OS),对上述指标进行 MET-TL16 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检测标本中: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IL-18 及趋化因子(CCL)2、CCL3、CCL4 表达水平,并对其与METTL16 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数据库分析提示METTL16 在MM患者样本中较正常对照表达显著升高,与不良预后相关.qRT-PCR结果显示,MM初诊患者骨髓中METTL16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其表达与血红蛋白、白细胞、骨破坏及分期、生存期等均有相关性,且其表达与CCL4 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ETTL16 在MM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贫血、更严重的骨质破坏及更晚的分期等相关,可能提示不良预后.METTL16 与CCL4 表达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能通过相关通路发挥相应致病作用.METTL16 在MM的诊疗中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N6-甲基腺苷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6炎症因子趋化因子CCL4

    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危险因素研究

    许婷婷张朋悦冯慧刘秋圆...
    698-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乙醇脱氢酶1B(ADH1B)和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因早期食管癌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血样测定ADH1B和ALDH2 的基因分型,依据其碘染后的内镜特征分为斑驳食管组和非斑驳食管组,采用SPSS 27.0 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 83 例,23 例存在斑驳食管,多见于男性、饮酒、吸烟指数≥1 000 者,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6.215,P=0.008)是其独立危险因素.ADH1B和ALDH2 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斑驳食管无显著相关性,但在饮酒者中,相对于携带ALDH2 GG基因型且每日饮酒量<50g的患者,携带ALDH2 A等位基因且每日饮酒量≥50g 发生斑驳食管的风险增加了 12 倍(P=0.045).结论 饮酒是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乙醛的蓄积在其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携带ALDH2A等位基因者大量饮酒将显著增加斑驳食管的发生风险,对于此类患者应密切内镜随访.

    早期食管癌斑驳食管乙醇脱氢酶1B乙醛脱氢酶2危险因素饮酒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阶段血清IL-1β、IL-16水平与阴性症状相关性研究

    王安珍张许来严凡凡裴文志...
    70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炎症因子的差异性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阴性症状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就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 例(首发组)、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 例(复发组)和健康对照人群82 例(对照组),分析三组间血清炎症因子的差异性及患者组(首发组、复发组)血清炎症因子与阴性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IL-1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首发组血清IL-1β明显高于复发组和对照组(P<0.05),首发组和复发组血清IL-16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首发组血清IL-1β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复发组血清IL-16 与PANSS量表的阴性症状量表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IL-16 水平可能是影响首发组和复发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IL-1β、IL-16 水平存在差异.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6 水平与阴性症状存在相关性.IL-16 水平可能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精神分裂症白介素-1β白介素-16阴性症状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内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李军胡泽平朱学涛
    708-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 该研究纳入诊断为DCM的 88 例合并心内血栓患者和544 例无心内血栓患者,并将研究对象按 7∶3 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DCM患者心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借助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房颤动(房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脑钠肽(BNP)和β受体阻滞剂与DCM患者心内血栓形成独立相关.基于此5 项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23(95%CI:0.760~0.887)、0.803(95%CI:0.705~0.901),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校准曲线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分别为 χ2=6.679、P=0.572 和 χ2=2.588、P=0.958,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 0.05~0.92 区间内,临床净获益较高.结论 基于年龄、房颤、LVEDD、BNP和β受体阻滞剂 5 项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获益,能有效指导临床医师进行早期危险因素干预,降低心内血栓发生的风险.

    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血栓列线图危险因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脑钠肽β受体阻滞剂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孔金玉刘怡文钱梦凡孙蔚...
    715-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生存率低.食管癌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微生物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微生物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牙周病最重要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食管癌防治提供新思路.

    牙龈卟啉单胞菌食管鳞癌口腔微生物食管微生物预后机制

    从缺血性卒中角度再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周杰郭珍妮姜宇孙艺宁...
    72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眼科急症,通常表现为突然、无痛的单眼视力下降,仅 20%患者恢复功能性视力.与未干预的自然病程相比,传统治疗方式可能有害.CRAO被认为是一种轻型缺血性卒中,具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具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静脉溶栓治疗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治疗的标准方案而被指南推荐,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CRAO视觉预后已在回顾性研究及荟萃分析中得到验证.但在真实世界,CRAO急性期诊疗中仍旧存在患者症状不能被及时识别、不能有效转运、未能与现今国内卒中中心硬件发展有效衔接、未能实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早期紧急识别与管控等问题依然存在.承借国内卒中中心建设的基础,眼科、急诊、神经科等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预期能够为急性CRAO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系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筛查、评估及制定卒中二级预防措施,改善CRAO患者视觉预后及降低远期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动脉溶栓

    MEN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凡浩然王震
    726-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型1(MEN1)基因通过编码Me-nin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并且参与多个信号通路的调节,包括 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Dnmt1、Hippo 等信号通路,这些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MEN1 的突变或功能缺陷可能导致肿瘤发生的风险增加.以往关于MEN1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内分泌肿瘤,MEN1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作为抑癌基因发挥作用,其缺失突变引起的基因功能丧失,参与了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发展.但近年研究表明,MEN1 在不同的肿瘤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在胃癌中通过抑制IQ基元GTP酶激活蛋白 1(IQGAP1)表现为抑癌基因,在肝癌中则通过甲基化相关途径表现为癌基因,在结直肠癌中通过自噬相关机制也表现为癌基因;而在食管癌、胰腺癌中 MEN1 的作用尚存在争议.现就近年来MEN1 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MEN1Menin基因突变促癌基因抑癌基因消化系统肿瘤组蛋白修饰生物信息分析

    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姬智博陈瑞果杨浩马坤...
    736-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肿瘤分期及病理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其中,化学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其组合正在多样化,重要性逐年增加.传统化疗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等,近年来,一些靶向药物被开发,如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现综述了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其治疗方法、局限性及前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口腔鳞状细胞癌靶向治疗化疗药物口腔癌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治疗

    间歇性禁食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孙铭雨辛婧程爱斌吴静...
    742-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特征是肝细胞中三酰甘油和其他脂质的病理性积聚,可以从单纯的脂肪变性发展为脂肪性肝炎,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肝病.这是一种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一种独特的饮食模式—间歇性禁食,已显示出对各种代谢相关疾病的保护作用.然而,它在调节肝脏疾病,特别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现对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主要分析各种间歇性禁食类型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和间歇性禁食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可能机制.

    间歇性禁食隔日禁食限时禁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糖代谢脂代谢线粒体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