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丹参酮ⅡA对胆道闭锁肝纤维化大鼠SMAD4 SMAD7及Ⅰ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宋海容邱建利李灿灿华春兰...
    537-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调控SMAD4、SMAD7蛋白延缓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300 mg/kg)和丹参酮ⅡA组(20 mg/kg),每组6只.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鼠采用胆总管注射无水乙醇的方法复制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1天,吡非尼酮组和丹参酮ⅡA组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给药20 d 后,采用戊巴比妥钠过量麻醉动物留取标本,比较各组间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MAD4、SMAD7的表达以及肝组织中collagen Ⅰ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升高(P<0.05),肝组织呈明显的纤维化改变,肝组织SMAD4、collagen Ⅰ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MAD7表达降低(P<0.05);丹参酮ⅡA治疗后,SMAD4、collagen Ⅰ表达水平下降,SMAD7表达升高(P<0.05),且大鼠肝纤维化较吡非尼酮组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酮ⅡA可以有效延缓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TGF-β/Smads中关键蛋白SMAD4及SMAD7的表达,从而减少肝组织中collagen I的沉积.

    丹参酮ⅡA胆道闭锁肝纤维化TGF-β1/Smads通路

    CXC趋化因子受体3对甲状腺细胞自噬与炎症的影响及机制

    赵连春牛丽霞赵振军侯瞻...
    542-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对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自噬及炎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Nthy-ori3-1细胞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IFN-γ组(500 U/mLIFN-γ处理24 h)、si-NC组[转染小干扰RNA(siRNA)]、si-CXCR3组(转染CXCR3 siRNA)、si-CXCR3+si-NC组(转染CXCR3 siRNA+转染siRNA)、si-CXCR3+si-Beclin1组(转染CXCR3 siRNA+转染Beclin1 siRNA)和si-CXCR3+3MA组(转染CXCR3 siRNA+3-MA自噬抑制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CXCR3、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CXCR3、CXCL9、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LC3I)、LC3II、囊泡转运蛋白34(Vps34)及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自噬标志物LC3斑点数;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CXCR3与Beclin1相互作用.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IFN-γ组CXCR3、CXCL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si-NC组相比,si-CXCR3组Beclin1和Vps34表达及LC3II与LC3I比值(LC3II/LC3I)显著升高(P<0.01),LC3斑点数显著增加(P<0.01).同时,与si-NC组相比,si-CXCR3组炎症因子IL-6、TNF-α及IL-1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CXCR3与Beclin1存在相互作用.与si-CXCR3+si-NC组相比,si-CXCR3+si-Beclin1组及si-CXCR3+3-MA组细胞的Beclin1、Vps34表达及LC3II/LC3I显著降低(P<0.01),LC3斑点数明显减弱(P<0.05);IL-6、TNF-α和IL-1β显著升高(P<0.05).结论 CXCR3可抑制Beclin1/Vps34信号通路,通过降低自噬进而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症.

    甲状腺炎CXC趋化因子受体3Beclin1囊泡转运蛋白34自噬

    LOXL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毕惠娟尹丽娜魏欣宇王娜娜...
    549-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赖氨酰氧化酶-4(LOXL4)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株及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样本中LOXL4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LOXL4蛋白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CF-7、SKBR-3、MDA-MB-231、MDA-MB-468四株乳腺癌细胞中LOXL4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细胞株MCF10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样本LOXL4 mRNA表达的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XL4 mRNA在Ⅲ~Ⅳ期患者中表达量较Ⅰ~Ⅱ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LOXL4基因表达水平较未转移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LOXL4表达阳性率为90.0%(27/30),其中弱阳性和强阳性占总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30%(9/30)和60%(18/30);对照组乳腺组织中LOXL4表达阳性率为26.7%(8/30),阳性染色强度均较乳腺癌组弱,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LOXL4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XL4无论在基因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可能参与疾病进展,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乳腺癌赖氨酰氧化酶-4mRNA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

    血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成纤维生长因子-23联合尿β2-微球蛋白对DN的诊断价值

    胡伟宏陈文洁赵丽萍张亚琦...
    553-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进行治疗的115例DN患者作为DN组,选取同时期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RER),将DN组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35例)、微量清蛋白尿组(B组,41例)和大量清蛋白尿组(C组,39例);比较受试者血清VASH-1、FGF-23水平、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采用Pearson法对血清VASH-1、FGF-23水平与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ASH-1、FGF-23联合尿β2-MG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 DN组血清VASH-1、FGF-23、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血清VASH-1、FGF-23、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均高于B组和A组(P<0.05);DN患者血清VASH-1、FGF-23水平与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ASH-1、FGF-23、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均为影响D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VASH-1、FGF-23、尿β2-M联合诊断DN价值高于单独诊断(Z三者联合-VASH-1=4.389、P<0.001,Z三者联合-FGF-23=3.117、P=0.002,Z三者联合-β2-MG=4.556、P<0.001).结论 DN患者血清VASH-1、FGF-23、尿β2-MG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三者联合诊断效果较好,有望为DN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糖尿病肾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成纤维生长因子-23β2-微球蛋白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艳林袁莉贾彤王少微...
    559-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的135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45)仅接受全身麻醉,罗哌卡因组(n=45)在接受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SAPB组(n=45)接受SAPB.比较3组患者临床数据、手术资料,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在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情况,并收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和相应试剂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血清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 19片段 21-1(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罗哌卡因组和SAP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首次按压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时间均晚于对照组,术后48小时内PCA泵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静息、咳嗽VAS评分、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小时罗哌卡因组和SAPB组的CEA、CA125、CYFRA21-1和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6%、4.44%和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84).结论 SAPB在提高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对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益.

    前锯肌平面阻滞胸腔镜肺癌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3种不同术式治疗累及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疗效分析

    胡陈芮胡煜汪涛代键...
    56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3种不同术式治疗累及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2年3月六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住的累及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76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等离子组(采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喉部分切除术治疗,27例)、开放组(采用开放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27例)和CO2激光组(采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CO2激光喉部分切除术治疗,22例).比较3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差异.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黏膜恢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等离子组与开放组的差异、CO2激光组与开放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与CO2激光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1、0.482、0.647、0.198).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开放组和等离子组术后复发率低于CO2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6).结论 对于累及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采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复发率低的优势,是临床治疗中值得选择的一种术式.

    早期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激光

    儿童玫瑰糠疹和寻常型银屑病皮肤镜特征分析

    张成梁波张莉葛宏松...
    570-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玫瑰糠疹、寻常型银屑病的皮肤镜下特征,为二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玫瑰糠疹和寻常型银屑病患儿各32例的皮肤镜图像.观察皮肤镜下皮损的背景颜色,鳞屑颜色和分布,血管形态和排列模式情况,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皮肤镜下玫瑰糠疹组背景颜色呈淡黄色24例(75.0%),鳞屑分布呈外周型26例(81.2%),血管形态为点状血管28例(87.5%),血管排列模式呈局灶性31例(96.9%);寻常型银屑病组背景颜色呈亮红色25例(78.1%),鳞屑分布呈弥漫性23例(71.9%),血管形态呈(点状+肾小球状+环状+发夹状)血管混合31例(96.9%),血管排列模式呈弥漫均一性30例(93.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玫瑰糠疹与寻常型银屑病在皮肤镜下具有不同特征,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玫瑰糠疹皮肤镜寻常型银屑病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朱妍汪运生彭超叶军...
    574-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脉搏波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0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n=47)和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n=63),所有患者均连续降糖治疗半年以上,比较两组临床资料、CIMT、收缩早期PWV(PWV-BS)和收缩末期PWV(PWV-ES)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WV-ES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IMT和PWV-B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4、0.078),血清总胆固醇(TC)与PWV-ES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案不同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是PWV-ES的影响因素.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T2DM患者CIMT和PWV-BS无影响,但可降低血清TC与PWV-ES水平,且该治疗方案是PWV-ES的影响因素.

    达格列净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脉搏波速度

    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清LCN2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

    王慧纪风涛李永蓉魏科...
    578-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LCN2和VEGF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51例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43例PDR患者作为PDR组,PDR组按照是否术前进行抗VEGF进一步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LCN2和VEGF的浓度.比较对照组和PDR组患者血清LCN2和VEGF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LCN2和VEGF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血清LCN2浓度为(1330±659)pg/mL,PDR组为(30550±1109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未检出,PDR组为(985±669)pg/mL.抗VEGF的PDR组血清LCN2的表达水平较未行抗VEGF的PDR组降低[(24984±9749)pg/mL比(34957±10221)pg/mL,P=0.002],抗VEGF的PDR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未行抗VEGF的PDR组降低[(513±227)pg/mL比(1359±669)pg/m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血清LCN2和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相关性较低(r=0.007,P=0.598).结论 PDR患者血清LCN2和VEGF的水平增高,但LCN2和VEGF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抗VEGF 治疗的PDR组LCN2和VEGF表达均降低,抗VEGF可能抑制PDR进展.

    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脂质运载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截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刘慧芳兰丽珍赵跃斌
    582-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截肢相关危险因素,为促进DFU创面愈合,降低溃疡截肢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36例DF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期间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n=101)与非截肢组(n=23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化验指标、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FU患者截肢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有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曾经或住院期间是否使用胰岛素降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组患者的住院时长、白细胞数量、中心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均高于非截肢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非截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诊断的Wagner分级比较,与非截肢组相比,截肢组患者的Wagner分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2.553,95%CI:1.190~5.477)以及Wagner分级(4~5级)(OR=1.074,95%CI:1.036~2.153)是DFU患者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曾经或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是DFU患者截肢的保护性因素(OR=0.435,95%CI:0.186~0.807).结论 DFU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以及Wagner分级≥4级,患者的截肢风险越高;使用胰岛素是DFU患者截肢的保护性因素.

    糖尿病足溃疡Wagner分级截肢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