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查看更多>>《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注册的正式公开出版物。本杂志是由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主办,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等协办的国家级优秀医学科技期刊。本杂志现为旬刊,每月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3期。开设栏目: 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论坛、综述、内外妇儿科临床与康复、骨科临床与康复、肿瘤临床与康复、康复教育与管理、学科建设、康复与护理、中西医结合、按摩与推拿、医药研究与检验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的学术特色与应用

    龙洁汪丽婷魏丹丹吴全龙...
    61-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是我国主要小儿推拿流派之一,起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至今已传承六代,目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其为国家流派传承工作室。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的学术特色主要有: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指导,首创了"推五经"疗法;在"推拿八法"的基础上,融合苗医、中医技术,创立了"刘氏小儿推拿十法"和各种复式手法;注重开阖有序,阴阳协调;独创分经脉诊法,分别为单经病脉诊、单侧复合病脉诊、双侧复合病脉诊。目前,湘西刘氏小儿推拿在小儿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较广泛,且治疗效果良好。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五经"脏腑辨证分经脉诊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澄江针灸学派"第四代传人陆斌教授治疗面瘫30年经验拾粹

    周臣旗孙子扬李国薇陆斌...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灸治疗面瘫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针灸操作简便,见效快,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和优势病种。现代研究显示针灸能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强神经传导能力,加速神经再生和修复,促进面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面部神经的再生和恢复功能。陆斌教授在30年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对该病的独到见解,首先强调认病识症以正本清源,而后方能实行分期序贯治疗;治疗上坚持以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过程中注重动态观察,谨防倒错等后遗症发生,并衷中参西,整体把握病势与转归。此外还总结出一系列注意事项用以患教,助力疾病康复。

    面瘫针灸针灸学派名医经验学术争鸣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蒙药梅花草治疗肝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

    张金艳孔梦梦红艳辛颖...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蒙药梅花草治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梅花草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蒙药梅花草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找肝损伤的相关靶点,再将梅花草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采用Cytoscape 3。8。0绘制PPI网络构建图,并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路图,最后运用AutoDock软件将蒙药梅花草主要活性成分与肝损伤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筛选得到梅花草活性成分28个;药物与疾病共同作用靶点751个;蛋白互作用网络中核心靶点为TP53(肿瘤蛋白P53)、SRC(酪氨酸蛋白激酶)、HSP90AA1(蛋白质编码基因)、AKT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APK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STAT3(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CTNNB1(β-连环蛋白)、MAPK1(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1)、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300(E1A结合蛋白P300)等。分子对接结合能均<-7kcal/mol,表明药物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对接效果良好,与网络药理预测结果相符。结论:蒙药梅花草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形式发挥治疗肝损伤的作用,TP53、AKT1、MAPK1、MAPK3等可能参与其中。

    蒙药梅花草肝损伤网络药理分子对接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耳穴治疗呃逆的选穴规律

    詹文英刘雅姜涛蔡梦雅...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耳穴疗法在不同呃逆中的应用,探究选穴配伍规律,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9月26日。对高频耳穴的频次频率以及分布部位进行描述,分析耳穴处方间的关联规律。结果:共纳入255篇文献,得到耳穴处方284项,主要集中在顽固性呃逆、卒中后呃逆,涉及耳穴40个,主要分布在耳甲、耳轮及三角窝处。关联规则显示:胃、神门、交感、耳中为核心耳穴。结论:耳穴疗法干预呃逆的基本处方为胃、神门、交感、耳中。通过数据挖掘可发现耳穴干预呃逆的选穴规律,加深临床工作者对耳穴治疗呃逆的认识。

    耳穴压豆呃逆膈肌痉挛神门交感耳中选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