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出血的药物防治与研究

    王志晨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药物防治围手术期出血的情况进行探讨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行体外循环术的患者192例,将他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不采取任何药物防治,氨甲环酸组在手术麻醉后给药,抑肽酶组给与抑肽酶防治,对手术过程中的、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通过三组的对比发现,两个药物防治组的出血量、输血量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中出血量为487.2±268.3ml,抑肽酶组的术中出血量伟481.1±268.4ml,术中和术后出血、输血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良反应率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试验我们认为氨甲环酸和抑肽酶是体外循环术中防治出血的有效药物,两者的防治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抑肽酶氨甲环酸出血

    浅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水平

    陈剑波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水平.方法:应用S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我院呼吸内科75例住院志者进行同卷调查,分析患者的焦虑水平.结果:75例住院患者中有35例存在焦虑症状,焦虑发生卒为46.7%;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患者焦虑程度不同.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较多的焦虑状态,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会影响焦虑的发生.

    呼吸内科焦虑分析SAS量表

    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中的应用及评价

    仲其艳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中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口头随机讲解的常规入院宣教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又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在掌握相关疾病知识,行为改变,满意度调查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应用健康教育使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提高对本病知识掌握,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提高工作的满意度.

    健康教育手足口病患儿家长

    前、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徐庆松李栋冯磊李连波...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前、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异同,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入院1周内病情进展,确诊为前、后循环梗死各30例患者,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如血压明显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频发TIA、房颤、血管狭窄、早期有影像改变、伴发感染、营养不良等.结果:前循环进展型梗死中难以控制的高血压12例40%、糖尿病11例36.6%、血脂异常15例50%、大血管狭窄13例43.3%、TIA10例33.3%、心脏病史15例50%、大面积脑梗死11例36.6%、早期影像改变6例20%、严重的意识障碍13例43.3%、感染及营养不良8例26.6%;后循环进展型梗死中上述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22例73.3%、10例33.3%、13例43.3%、11例36.6%、9例30%、8例26.6%、2例6.6%、3例10%、21例70%、6例20%.其中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及意识障碍患者发生后循环进展型梗死较多(P<0.05),早期有影像改变者、房颤与发生后循环进展型梗死相比,发生前循环进展型梗死多(P<0.05).结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容易发生后循环进展型梗死,早期有影像改变者、房颤则为前循环进展型梗死的危险因素,上述几者合并存在时进展的可能性更大.

    前后循环脑梗死进展型危险因素

    中医药在骨折治疗中对骨形态发生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

    潘峰黄相杰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认为骨折分三期:初期病理特征为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中期特征为瘀血未尽,正气易伤,治以调和气血,舒筋活络.因前中期损伤的气血脏腑,后期治以补益气血肝肾.中药以此指导用于临床.同时现代医学认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是能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聚集、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从而诱导新骨形成.成骨活性最强的是BMP-2.BMP-2可明显加速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可促进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在骨折的愈合中起重要作用.骨折后中药对BMPs的影响是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对此类研究作一综诉.

    中医中医药骨形态发生蛋白骨折

    膝骨性关节炎中药外治进展

    雷祯斌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群常见一种骨科疾病,如果未得到有效的治疗,此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本文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膝骨性关节炎中药外治综述

    浅述"五十肩"

    苏萍金荣疆乐意黄艺...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肩周炎又称" 五十肩","漏肩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尤其以50岁左右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涉及肩周炎的治疗方式很多,临床报道也不胜枚举,笔者查阅一定资料,将肩周炎的疗法概述如下.

    肩周炎治疗综述

    面神经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李芬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目前认为本病的病因可能是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寒冷、炎症、免疫异常、病毒感染等刺激而发生痉挛,造成面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主要的病理变化为面神经水肿,可见炎细胞浸润,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故主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血管痉挛,促使局部炎症水肿的及时消退,恢复神经机能,防止瘫痪肌的过度牵引.除药物治疗外,康复治疗疗效肯定.临床采用针灸、理疗、按摩、功能训练及高压氧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均获得良好的疗效.

    面神经炎康复治疗

    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怀智勇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痉挛型脑瘫属于中医学"五迟"、"五硬"等范畴."五迟"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硬"指头项硬、手硬、足硬、口硬、肌肉硬.痉挛型脑瘫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脑瘫类型,占脑瘫患儿的60-70%,系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出现锥体束症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多表现为各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的屈曲、内旋内收模式;关节活动范围变小,动作幅度小,方向固定;运动障碍,运动速率慢;姿势异常,上肢表现为腕关节掌屈,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旋前;下肢表现为尖足,足内、外翻,剪刀步态(交叉步态).解决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的痉挛问题是治疗的关键,也是将来该患儿是否独立活动的关键.

    小儿痉挛型脑瘫中西医治疗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况

    刘苗苗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指妇女绝经前后、手术摘除卵巢或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月经紊乱、五心烦热、头胀头痛、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肌肉关节酸楚或疼痛等症状,属中医脏躁、郁证、断经前后诸症等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对症和激素替代治疗(HRT)为主,但有一定诱发乳腺癌、静脉血栓、甚至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性.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