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相关性研究

    柯建如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经胃镜检查确诊为疣状胃炎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的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其中78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将幽门螺杆菌感染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内镜下微波治疗的同时,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内镜下微波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数疣状胃炎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内镜微波消除疣状隆起同时给与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具有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疣状胃炎相关性

    CRP与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应用

    姚永红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CRP与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应用于儿科临床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收治的200例患儿进行血常规、CRP与高敏CRP联合检测,分析三种检测方法与确诊结果间的统计学关系.结果:高敏CRP检测准确率为85.50%,CRP检测准确率为59%,WBC检测准确率为67.50%,与确诊结果间均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P<0.01;联合检测准确率为97.50%,与确诊结果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P与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对于儿科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有效降低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发生率.

    CRP高敏CRP血常规儿科

    舒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插管期间生命体征的影响

    阿卜杜力艾则孜·喀斯木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观察患者插管前、插管时和插管后2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结果: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后,插管前各指标与给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在插管时各指标有显著上升,P<0.05;插管后2min各指标降低,与插管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应用能够保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值得应用.

    舒芬太尼全麻诱导生命体征插管

    综合医院控制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的管理

    聂玉兰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的有效方法,防止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方法:普及员工及患儿家属的防控知识,集中诊治患儿,制定专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消毒方法,加强环境、诊疗器械和患儿的消毒隔离管理等措施.结果:手足口病流行期未发生一例医院内传播.结论:健康教育集中诊治、个性化的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等多环节联动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

    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控制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价值

    徐银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和随机选取的体检健康者120进行对照,观察AMI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的血清cTnⅠ、CK-MB数值的变化.结果:研究组cTnⅠ、CK-MB数值在发病早期升高,中期时候达到高峰值,在晚期会有一定的下降.数据显示研究组在发病之后的这3个时间段里面都要比对照组高,而且cTnⅠ比CK-MB的升高倍数还要高,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Ⅰ具有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在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急性心肌梗死(AMI)CK-MB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研究

    穆红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内孤立性结节是多种肺部疾病常见的CT征象,其早期定性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十分重要,但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是影像学研究中的棘手问题.本文通过应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内部结构、轮廓边缘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HRCT对鉴别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价值.

    高分辨率CT肺内孤立性结节

    护理安全评估表在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钱晓敏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评估表在内科预防压疮、跌倒、拔除导管等护理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护理评估表作为评估工具,通过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结果:试验组各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为2%,而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1%,对照组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9%,两组比较P值<0.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7.5%,对照组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5%,两组比较P值<0.02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试验组拔导管发生率为0.5%,而对照组拔导管发生率为6%,对照组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5.5%,两组比较P值<0.02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评估表对预测压疮、跌倒、拔导管等危险因素有量化指标,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预测能力,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且对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患关系都有效.

    护理评估表压疮跌倒拔管护理质量管理

    宫颈癌外科治疗中应关注的伦理问题

    田黎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虽是治疗宫颈癌重要手段,但现代医学伦理学理念使医务工作者并不能仅关心手术的成败.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宫颈癌冶疗中确立综合治疗模式,手术方法,以及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活和性生活等问题,旨在帮助医生更全面更人性化为患者健康服务.

    宫颈癌手术伦理

    社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张新征
    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生活质量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把80例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40例,其中B组进行常规性治疗,而A组则在B组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行为与心理干预、家庭氧疗、呼吸肌锻炼等较新的康复治疗措施.6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经过6个月的各自治疗之后,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情况都明显好于B组,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也是A组比B少.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之不会出现继续恶化的情况,同时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改善预后,其效果非常明显,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临床推广.

    社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预后影响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候栓桃高晋鲜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测定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水平变化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11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5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57例,并选择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Cys 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Cys 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但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之间Scr、BUN、U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Cys C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高于Scr、BUN,UA测定.

    血清胱抑素C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