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茎乳孔外局部注射得宝松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研究

    陈建强龚梁陈亮宇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茎乳孔外局部注射得宝松对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贝尔氏面瘫的9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茎乳孔外局部注射得宝松,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滴.治疗前后按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及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茎乳孔外注射得宝松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确切,可以缩短疗程,全身副作用小,经济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贝尔氏面瘫茎乳孔得宝松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分析

    张伟星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近4年收治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2例,为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100例,为同期收住院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心肌梗死部位、心肌酶水平、心功能情况、并发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P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预示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多,预后差.

    急性心肌梗死右束支传导阻滞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裴培
    127-128页

    根管封闭剂的临床理化特性

    侯颖郑美红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良好而完善的根管充填是取得根管治疗预期疗效的根本保证.目前市场上根管封闭剂千变万化,往往使临床医师无所适从.在选择根管封闭剂的主要注重的是其临床理化特性,本文就对其进行简要综述,以便我们更好的选择.方法:对88例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探讨根管封闭剂的临床理化性质.结果:8例患者经根管充填治疗后,发生轻微不适患者为2人,未出现发生剧烈疼痛患者,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良好的根管封闭剂应在患者进行根管充填后具有不收缩,易于消毒,使用和去除,不使牙变色,对集体无害,X线阻射,便于检查等优点.

    根管治疗根管充填根管封闭剂临床理化特性

    冬季输注不同温度甘露醇时所致疼痛反应的观察

    张伟车静杨丽丽
    12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冬季时为病人输入常温甘露醇和经过加温的甘露醇时患者疼痛的反应.方法:在4个月内对科室住院的15名输甘露醇的患者进行观察,分别在日期单日时给予输入室温下甘露醇,日期双日时给予输入经过加温的甘露醇.每次输入后患者填写MeGil疼痛问卷,评定疼痛等级.结果:两组方法疼痛评分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差别统计学意义显著,加温组疼痛明显低于常温组(Uc=12.071,P<0.001).结论:冬季输注甘露醇时加温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本着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冬季加温甘露醇疼痛反应

    浅谈婴幼儿腹泻的治疗

    程振齐振霞
    130-131页

    婴幼儿腹泻治疗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王慧王海立曹芳李育新...
    13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漏诊、误诊或诊断不及时易造成输卵管破裂而引起大出血,可导致生育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为更早、更准确的诊断异位妊娠,通过对经腹部超声疑似异位妊娠5例,继而进一步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认来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诊断

    75岁以上老年人临床麻醉安全管理

    马彦文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75岁以上高龄患者麻醉方式选择和麻醉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75岁以上患者的麻醉处理,采用全麻12例,硬膜外麻醉37例,静脉麻醉5例,臂丛麻醉3例,局麻19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66(15-150)min,术中出血平均180(0-500)ml.阻滞平面均控制在T10以下.所有全麻患者术毕清醒后均拔出气管导管,76例均能安全度过手术期并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准确评估和充分准备,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适当的麻醉药物,并重视围术期监测,注重术中、术后并发症防治及循环稳定,保证术后护理,能降低高龄患者的麻醉危险性.

    老年人麻醉方式麻醉安全管理

    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6例临床分析

    符茵陈泳涛张李霞
    13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肱动脉、外周静脉作为换出、输入途径,输注与换出平衡的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法治疗16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监测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血压和常用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换血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该法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新生儿

    外伤性脾破裂误诊分析

    马国杰王世超孔中宇
    13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外伤性脾破裂常见的误诊原因,减少临床误诊机会,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2006年9月至2012年8月167例脾外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死亡1人(病人转入我院已重度休克、腹部叩诊浊音、腹穿血性,经抢救无效死亡),有3例误诊或者是贻误病情.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正确运用,能明显减低误诊率,从而提高治愈率.

    外伤脾破裂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