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效果评价

    王勤谢丽玉王晓芳许银英...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效果.方法: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康复护理治疗1个月后,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measure,FIM)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FIM评分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运动功能(t=4.54,P<0.05)、FIM总分优于对照组(t=2.91,P<0.05),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t=1.51,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组的脑卒中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康复护理治疗后运动功能、FIM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两组没有差异.

    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康复

    两种拔管方法对剖宫产留置导尿后排尿的影响

    张征玲刘秋兰李菁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拔管方法对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剖宫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间隙夹毕引流管后拔)62例,对照组(持续放尿拔管)60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一次自行排尿时间和情况.结果:两种拔管法对患者的影响有较显著差(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采用间隙夹毕引流管后拔管法较常规的持续放尿拔管对患者影响小,有利于术后康复.

    剖宫产留置导尿拔管方法拔管观察

    冠心病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

    董霄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PCI和药物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快开通梗死相关的冠脉但许多临床研究发现,PCI和药物治疗后仍有部分心肌组织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灌注,这种现象与冠心病内皮功能损伤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探索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如何通过干预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治疗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开辟新的方向.

    冠心病内皮功能损伤无复流现象氧化应激

    产前应激影响子代大鼠海马GAP43的表达

    张征宇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子代大鼠实施产前束缚应激,观察产前束缚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母鼠怀孕的13-19d,每天进行3次束缚应激,每次45min.于雄仔鼠15d和30d时取海马检测GAP43.结果:15d时,应激组海马GAP4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0d时应激组GAP43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前束缚应激刺激可以改变子代大鼠海马GAP43的表达.

    产前应激大鼠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阅读疗法治疗孕期焦虑症19例临床研究

    赵丽娟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非药物治疗孕期焦虑症,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阅读疗法治疗孕期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的标准>第3版(CCMD-3)焦虑症诊断标准而拒绝到精神病院服药治疗的宫内孕14-34周的孕妇19例,给予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阅读疗法治疗5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统计刚入组时及经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阅读疗法治疗5周后的得分,分别统计各因子分治疗前后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再进行配对资料的假设检验.结果:孕期焦虑症患者经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阅读疗法治疗后,SCL-90量表的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抑郁、敌对、其它因子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阅读疗法治疗孕期焦虑症,有良好疗效.

    认知行为疗法阅读疗法孕期焦虑症

    自制隔物灸治疗慢性疾病疗效分析

    赵臣来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自制隔物灸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对192例患者分组采用隔物灸及针灸治疗,每日1次,8d一个疗程,通过实验前、后数据对比,揭示隔物灸的作用机制,观察其有效性.结果:隔物灸对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胃痛、痛经)有显著的疗效.结论:隔物灸对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胃痛、痛经)等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自制隔物灸慢性疾病疗效分析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分析

    徐新朝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NSCL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2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其中108例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117例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状况.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1%(39/108),单纯手术组术为33.3%(39/117),P=0.500;两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4%、61.8%、56.6%和71.3%、51.2%、48.1%,P=0.042.化疗效果PR组和SD/PD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0.5%、71.1%、65.9%和69.5%、47.7%、42.4%,P=0.008.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未增加NSCLC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安全可行的;新辅助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化疗有效组患者预后好于化疗无效组.

    非小细胞肺化学治疗新辅助手术治疗

    人体本构方程式临床运用理论探讨

    廖若夷蔡华安张大新胡晓明...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人体本构方程式f(n.α)=-k.n.g.cosα进行临床运用理论探讨,为促进骨折愈合、抗骨质疏松及关节挛缩临床生物力学康复疗法建立理论依据.

    骨折骨质疏松挛缩生物力学疗法超重力场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低血压的病例探讨与对策

    陈少英陈伟梅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低血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其中部分患者为可逆性因素所致低血压,纠正可逆因素可逆转低血压状态.方法:本文调查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0例出现低血压.其中12例为为心源性休克所致低血压;另8例为非心源性因素所致;结果:20例患者中2例死亡,18例存活.因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病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和处理诱因及适时的护理是争取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尤其强调了持续性心电监护,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合理的休息和饮食、纠正低血压容量状态、谨慎用药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的关键.

    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探讨与对策

    电温针灸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研究

    张保球老锦雄潘清洁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风池、夹脊穴施行电温针灸,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电温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观察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颈椎病温针灸血液动力学经颅多普勒(T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