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综合防治效果的观察

    卢美萍赵敏芳
    18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西药组)49例和中西药结合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常规西医降压药物,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给予中医养生保健指导治疗.结果 通过1a的社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确切.

    高血压中西医治疗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20例临床体会

    崔德志
    18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炒白术15g、白芍10g、茯苓10g、北沙参15g、木香10g、砂仁10g、陈皮10g、法半夏10g、鸡内金10g、丹参15g、生姜3片、红枣5枚、炙甘草10g.随证加减.结果 临床治愈68例,显效86例,有效5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5.0%.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推广治临床价值.

    香砂六君子汤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

    自制中药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海永王新梅宋利群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自制中药对骨折后期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的90例具有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连续半个月.实验组的患者对其采取中药的治疗方法,给观察组的患者口服自制的中药汤药,同样也是每日一次,连续半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强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静脉注射的同时发生静脉炎和部分部位疼痛的患者有21例,占总比例的46.67%.结论 对于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进行自制中药的临床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中药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症状的疗效确切,而且标本兼治,无不良反应,是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理想药物,可以得到临床的推广.

    中药治疗骨折后期肿胀

    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张茉莉邵晓丹宫菲董宝强...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对照组(28例)行常规针刺法.结果 针刺1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肾绞痛疗效满意.

    经筋疗法阿是穴肾绞痛

    我院药物性肝损害的回顾性探讨

    华利花钱荣华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因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屡见报道,中草药肝毒性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临床医生在应用中药治疗病人时,应加强检测,破除中药无害、无毒的陈腐观点.为防止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医生、病人和家属都应严格掌握相关原则提前预防.

    药物性肝损害损害原因预防措施

    附子理中汤治疗胃脘冷痛96例体会

    邱宗全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附子理中汤治疗胃脘冷痛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96例胃脘冷痛患者采用中药附子理中汤进行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52例,占54.1%;有效31例,占32.3%;无效13例,占13.6%.总有效率达到86.4%.结论 附子理中汤治疗胃脘冷痛具有较好疗效.

    附子理中汤胃脘冷痛临床

    浅议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

    杨佩荣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的治疗工作可以分为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中西医结合诊治中西医采用的是按照中医的证型诊断,以西医的病名命名的形式.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是分别按照中西医的特长来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且从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补液,中医补气;西医升压,中医稳压;中西合用,治疗高热这4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诊断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孙显中
    18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我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医疗水平,本项目通过对我院2005年2月-2010年的20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治疗和死亡率情况的调查,发现2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平均患病年龄为(59±9.5)岁.中医辨证标实证中最多的是血瘀、痰阻患者.本虚证中气虚患者最多,阴虚其次.静脉中药治疗中血栓通注射液使用最多,其次是参脉注射液.通过以上调查发现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中医证候以血瘀、痰阻、气虚、阴虚证为主.大部分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西医结合

    "中药偏方"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案例分析

    王红霞史文慧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1例男性17a患者,因急进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自服"中药偏方"汤剂,3d后出现全身弥漫性皮疹,伴瘙痒,6d后入院检查:体温升高至39.0℃,部分皮肤表皮松懈伴有水疱,结膜充血、糜烂,口唇糜烂,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激素冲击疗法、抗过敏、纠正电解质紊乱、基础疾病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创面处理等对症治疗.14d全身皮肤出现较多的大小水疱及皮肤破溃,18d全身水疱融合成片,皮肤破溃、部分皮肤脱落,伴少量渗血,21d足部、背部大面积皮肤破溃、脱落,腿部皮肤多处撕裂,伴有较多渗血,阴囊皮肤破溃、脱落、渗血,24d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家属拒绝抢救,出院后5h患者死亡.

    中药偏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案例分析

    痤疮中医分型证治与食疗

    宋桂兵
    190-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