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族维生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心得体会

    王秀梅
    97-98页

    观察不同呼吸方式对患者胃镜检查中恶心反应的影响

    杨德勇陈媛媛王艳董蕾...
    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呼吸方式对患者胃镜检查中的恶心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被检查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0例,观察组采用用鼻深吸气、用口深呼气呼吸方式,对照组采用普通呼吸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恶心反应程度.结果:两组之间恶心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胃镜检查中采用鼻深吸气、用口深呼气的呼吸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反应,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检查时间.

    呼吸方式胃镜恶心反应

    探析息隐在流引产中的应用

    李建琼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息隐对流引产的作用能力,探讨在流引产中恰当应用息隐的方法.方法:采用比较案例法,对比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和注射利凡诺两种方法流引产的效果.结果:在流引产过程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比注射利凡诺疗效好,而且流引产率较高.结论:想要使用药物达到流引产的目的,应该越早越好,息隐对流引产具有较佳的作用性.

    息隐引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价值及误诊分析

    齐智忠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宫角妊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对子宫角妊娠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并与其手术病理资料对比.结果:20例宫角妊娠病例中超声诊断正确16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例,妊娠残留1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它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辅助临床宫角妊娠的正确处理.

    宫角妊娠超声诊断误诊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用药配伍禁忌的评析

    柯文书孙佳虹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析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用药配伍禁忌,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西沙必利,抑酸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和胃粘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铝碳酸镁之间;②抑酸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强力宁、精氨酸;③抑酸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止血剂止血敏、止血芳酸、垂体后叶素;④抑酸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低血容量休克时使用多巴胺、肾上腺素;⑤抑酸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治疗合并症时使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丹参,存在配伍禁忌.结论:药剂人员应严格执行临床药师的管理制度,积极参与临床药事活动,杜绝药物间药配伍禁忌事件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配伍禁忌上消化道出血用药评析

    银杏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段德海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应用银杏叶片对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尼莫地平与银杏叶片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银杏叶片对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银杏叶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

    临床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效果评价

    韩婷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快速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6例快速房颤患者采用静脉复律、口服维持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的平均心室率、心律转复率、平均复律时间、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复率平均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转复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可比性.副作用治疗组发生率10.0%,对照组发生率16.7%,2例心功能不全加重.结论:胺碘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普罗帕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快速心房颤动胺碘酮普罗帕酮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导致过敏反应临床探讨

    倪淑军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导致过敏反应在临床上的表现以及引发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通过对临床上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归纳以及分析在临床上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建立相关档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导致过敏反应是比较常见的,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除了制剂本身含有的蛋白质或者是生物大分子物质以及制剂的稳定性之外,也和该注射液的生产及储存的不规范导致杂质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上引发的过敏等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为变态反应,反应的主要表现是面红、皮疹、瘙痒、腹泻以及烦躁,个别患者还出现了过敏性休克情况,在一年四季当中都可见到.

    喜炎平注射液过敏反应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傅永华
    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96,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降低了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莉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评估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AMD、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具有良好疗效,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症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