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张桂根严国辉钟霞红欧阳春英...
    19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实用性.方法: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例共90例,随机分成控制性降压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其中Ⅰ组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通过持续吸入七氟醚并静脉注射乌拉地尔而后持续泵注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而Ⅱ组手术中不行控制性降压.结果:控制性降压组(Ⅰ组)MAP、输液量、尿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1);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手术质量.

    控制性降压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

    经结肠镜直肠息肉电灼切除术疗效观察

    付克伦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的疗效.方法:结肠息肉患者156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病理检查后对息肉进行高频电凝切除.结果:本组结肠息肉摘除有效率100%.术中轻度出血3例,无穿孔病例出现.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结肠息肉内镜电凝电切

    子宫压迫缝合术与纱布填塞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观察

    王利敏
    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与纱布填塞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32例,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为实验组,采用纱布填塞处理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大出血症状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实验组患者术后1天的出血量为73.5ml,对照组为84.1ml,两组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平均用时和填塞物留置时间分别为131s、18.2h,而对照组为208s、22.3h,明显长于实验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与纱布填塞两种方法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均能够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但是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手术用时和填塞物留置时间都较短,操作也简单,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子宫压迫缝合术纱布填塞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临床效果

    鼻腔泪囊吻合术失败再手术的治疗探讨

    张艳萍时平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及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9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随访半年到一年.结果:7例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占78%,2例流泪减轻,冲洗基本通畅,占22%.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再次手术予以治疗,手术成功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是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

    外侧切口可吸收固定棒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蔡学文
    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肘外侧切口应用PLLA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肘外侧切口PLLA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经6~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切口感染、骨化性肌炎及volkmann挛缩发生,肘关节功能均在3个月内恢复,根据Flynn评价标准:优1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2%.结论:临床资料显示经肘外侧切口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方法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效的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外侧切口PLLA可吸收固定棒

    两种方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结果研究探讨

    余晓川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两种方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120例静脉血标本,分别采取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120例静脉血标本中,采取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法在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皆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能够有效减少检测误差,为临床上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数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法免疫散射比浊法

    冷疗加压系统在创伤骨科中的效果观察

    王艳贺文张晓霞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加压冷疗系统在创伤四肢骨折的应用,对肿胀、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87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实验组46例.通过对患者受伤后连续4天患肢肿胀,疼痛的观察.结果:两组经T检验,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肢体肿胀,疼痛有显著差异.结论:冷疗加压系统运用创伤四肢骨折疗效显著.

    冷疗加压系统四肢骨折效果观察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6例Bennett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张翅尚如国曾云云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治疗Bennett骨折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3-45岁.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6月~18月),优14例,达87.5%;良2例,达12.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疗效满意,复位可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其远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切开复位克氏针Bennett骨折

    经皮胸腔穿刺置管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效果观察

    颜勋
    198-199页

    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痛临床分析

    李晓娟张红艳鲍立军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并观察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式总结,同时与30例同期采取传统急诊开腹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腹腔镜组出血量较少,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现并发症,腹腔镜出现1例皮下气肿,但自行吸收.无感染,切口愈合好.结论:妇科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

    腹腔镜妇科急腹症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