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孙冬梅

月刊

1008-1879

Let@vip.163.com

020-83572059;18819245035

510095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ournal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配方颗粒治眩晕

    殷献军
    180-180页

    血府逐瘀汤治疗舌下囊肿临床观察

    吴建珍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舌下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舌下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激光治疗,调节激光光斑至直径0.5cm大小,10min/天.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1剂/d,水煎2次,混合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2组均10d为1疗程,治疗2疗程,停药10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发现血府逐瘀汤有明显不良反应,无药物依耐性,依从性好.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舌下囊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

    血府逐瘀汤舍下囊肿

    补肾壮骨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郑开达李俊豪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本病例5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补肾壮骨活血汤治,对照组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症状改善、骨密度的变化.结果: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96.43%;2组临床总优良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骨密度变化方面,2组治疗后骨密度变化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补肾壮骨活血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补肾壮骨活血汤骨质疏松症骨折

    益肾利湿排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20例

    魏润侠汤拥军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肾排毒、活血利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自拟益肾利湿排毒汤(生地、怀牛膝、山萸肉、鹿衔草、淫羊藿、丹参、益母草、茯苓、泽泻、白术、黄芪等)治疗本病120例.结果:总有效率92.9%.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肾,活血排毒,利湿降浊,改善肾功能衰竭的功效.

    肾功能衰竭慢性中医药疗法益肾利湿排毒汤

    癃闭的针灸辩证施治

    陈钰刘静
    18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癃闭是以排尿困难,少腹胀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多见于麻醉、手术后和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的损伤、炎症引起.

    肝气郁结针灸按摩治疗

    参芪地黄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140例

    汤拥军魏润侠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滋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药参芪地黄汤(生黄芪、党参、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当归等)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结果:总有效率88.5%.提示:本方法对本痛具有益气补肾,活血利水的功效.

    糖尿病/并发症肾病中医药疗法参芪地黄汤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赵传顺
    185-185页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樊西玲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麻黄汤与桂枝汤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尤其是桂枝汤,千百年来,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从未停息.桂枝汤是仲景<伤寒杂病论>群方之魁,原方用来治疗太阳中风,恶寒发热、自汗等症,具有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是调和营卫之要方.

    桂枝汤调和营卫补益营卫

    早期中医理疗在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黄玉美
    187-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理疗在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和西医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中药藤洗剂每天熨烫,再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NIHSS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得较明显,两组ADL均上升,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佳,P<0.05,两组治疗后MMSE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对脑卒中患者加以中医理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早期脑卒中中医理疗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江保玉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间收治的8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其中,男性42例,年龄在23-67岁之间,女性40例,年龄在26-71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疼痛,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1例患者,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7%,对照组41例患者,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5%.结论:在治疗坐骨神经痛疾病时,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