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郭旭东

双月刊

1671-5330

xb@aynu.edu.cn

0372-290011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东段安阳师院新校区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时代特征与价值意蕴

    袁辰辉乔秀花崔敏敏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总体上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时代特征与价值意蕴,既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维度,也是持续加强对这一思想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的迫切需要.从生成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聚焦于国内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从时代特征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科学性、人民性、创新性等方面生动展现了其思想的本质和理论形象.从价值意蕴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人民群众认知当代中国文化的全新视角,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时代文化蓬勃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逻辑时代特征

    新征程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三重论域

    赵娇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指明了方向.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五项重大原则之一,是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精神风貌的规定和要求,要求党和政府要强化斗争意识、凝聚斗争力量、提升斗争能力、完善斗争保障,坚决与阻碍现代化建设的痼疾新病作斗争,扫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障碍.

    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红旗渠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张清喆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旗渠精神作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艰苦奋斗、敢于奉献、敢于拼搏"的核心要义.它对当代青年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大学生主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行和法治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具有先进的时代意义,针对二者融合的基本要求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索.

    红旗渠精神"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两个结合"视域下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要求

    彭煜晗张荣花
    17-2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结合"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历史经验总结,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两个结合"的新视角出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红旗渠精神的理论来源与历史根基.在遵循"两个结合"框架逻辑的基础上,聚焦信仰、理论、文化、实践四个维度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两个结合"内在逻辑实践要求

    新时代青年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的路径研究——以安阳师范学院红旗渠精神育人为例

    张爱善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作为地方高校、位于红旗渠精神发祥地的安阳师范学院,牢记殷切嘱托,把红旗渠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阵地,拓展红色内涵,践行红色精神,探寻新时代青年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青年红旗渠精神安阳师范学院

    张行成"有极图"对邵雍易学思想的推阐

    任浩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明邵雍的先天之义,张行成把"先天图"圆图画成正八边形,并改名为"有极图",他还把"有极图"中的卦、爻象转变为卦数和画数,用图中蕴含之数来阐发邵雍的易学思想.张行成通过卦数扩展邵雍先天、后天体用之数,创画数补充邵雍易学的用"中"之数.这种化"象"为"数"的诠释方法,对推阐邵雍易学思想有重要意义.

    张行成邵雍有极图先天图易学思想

    明遗民视域下的傅山易学探析

    胡佳玮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为明朝遗民,傅山通过《易》筮和托《易》言志的方式表达遗民之情;在实学思潮的影响下,傅山追求回归经典,提出了"《易》不可注"的观点,并批评了后儒注《易》之谬;傅山注重人事之理,他借助《周易》中的阴阳思想表达对社会善恶的思考.此外,他还以《周易》文本为依据,对宋儒之"理"的内涵进行了批评和纠正.

    傅山易学明朝遗民实学思潮

    《易学与中国传统医学》思想主旨探微

    刘晓崔波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纵向上探索了医《易》会通的历史线索,横向上研究了《周易》的一些重要范畴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以及《周易》与传统中国医学各个领域的互相交织,并试图通过传统医学与《周易》相长的发展轨迹,揭示中医学的理论结构框架,在中医学领域比较深入地揭示了传统哲学和科学的联结.

    《周易》传统中医学道家学派

    论马克思平等思想的理论特质

    郜慧敏姚云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阐明了平等的内涵与性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阐发了对未来平等社会的伦理期待.总体而言,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它是以历史性为根基、以批判性为起点、以实践性为目的、以自由性为旨归的平等思想.深入分析这四个特质,有助于更加全面而系统地理解马克思的平等思想.

    平等历史性批判性实践性自由性

    我国干部腐败问题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侯学进王晨李怡楠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干部腐败问题,不仅损害人民利益,也威胁党和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通过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1993-2023 年收录的 1 303 篇干部腐败相关研究的有效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我国干部腐败问题当前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借鉴.

    干部腐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演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