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郭旭东

双月刊

1671-5330

xb@aynu.edu.cn

0372-290011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东段安阳师院新校区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刻领会"三个务必"重要论断的价值意蕴

    郭东奇刘宏伟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领会"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于坚持和发展人民至上理念、赓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党的领导核心立场的价值考量;深刻领会"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历史性继承与发展、对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全面管党治党的统筹谋划和对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战略思考;深刻领会"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应对国际局势、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提升干部队伍斗争本领和以党食西宿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个务必"初心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斗争精神

    论红旗渠精神的深层价值和赓续逻辑——以云南华坪"雾坪水库精神"为例的诉说与印证

    陈金星段玉蓉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旗渠精神虽发源于林县,但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得到延续和传扬,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云南华坪县人民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解决了困扰百年的干旱问题,使红旗渠精神得到了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呈现。在这次红色精神的赓续中,红旗渠精神在当地激发了为人所传颂的"雾坪水库精神",成为萌发更多宝贵精神的生长点、人民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参照点、中国特色的人民性话语体系中的共情点,展现了"点燃"这样一种红色精神赓续的逻辑。

    红旗渠精神雾坪水库精神价值赓续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分析

    崔浩
    13-1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旗渠精神作为一种红色文化,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并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因此,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有助于夯实思政课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支撑,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红旗渠精神思政课路径分析

    现代教育模式下红旗渠精神育人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

    赵蒙蒙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经过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散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后人、教育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挖掘红旗渠精神在现代教育模式下的育人价值意义重大。基于现代教育模式,探寻红旗渠精神的育人方向,拓宽红旗渠精神的育人路径,将其融入现代教育场景中,构建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育人体系,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红旗渠精神现代教育模式育人价值

    《周易》与家族企业异质性研究

    韩雪亮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周易》阴阳思想和管理易研究,秉承"简易之理,变易之法",文章首先考察了《周易》作为家族企业异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追溯了大道至简于阴阳诠释家族异质性的根源,指出家族企业异质性是家族社会系统和企业经济系统在不同时期或阶段耦合、重新建构的结果。文章还秉承中西体用思想衔接《周易》四象和笛卡尔坐标系,剖析存在于家族企业演化方向及其异质性形成过程中的共轭、光环、弗雷多和破窗效应,并通过取向比类援引《周易》经卦符号来表征家族企业异质性。

    《周易》管理易家族企业异质性

    《易》以致用:田锡易学思想论析

    刘晓斌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田锡易学深受巴蜀易学重数术、重卜筮的思想旨趣沾溉,展现出将卜筮哲理化、礼乐化的倾向;田锡将易学"简易"思想、民本及慎战观念施用于政治中,并以易学的"十二消息卦"为彼时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寻求解释,以附和宋太宗宣扬太平;基于《涣》卦"风行水上"之象及《贲》卦"人文化成"说,田锡倡导自然之文、化成之文。

    田锡易学宋初经世致用

    国内近三十年《易传》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周杰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三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在《易传》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易传》伦理思想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易传》伦理思想的应用研究等方面颇有建树,但以往研究与既定研究目标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未来《易传》伦理思想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改善:第一,广泛开展《易传》伦理思想的基础性研究,对《易传》中出现的道德文言字词进行现代释义;第二,单个研究者增进与其他研究者的沟通交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同时代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第三,深入开展《易传》伦理思想的应用研究,做到应用性与"非"实用性的辩证统一。

    《易传》伦理思想德性条目应用伦理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王洪彬冯奇升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中国式现代化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者相互促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人才之基。

    中国式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与监察体制机制的完善

    刘书君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赓续作为一种辩证的发展路径,应秉持系统思维在"治理现代化"中的贯通,以体系化的定位推进监察体制在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中的衔接作用。因此,通过监察制度整合反腐力量这一关键重点,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化,但也不免造成党规与国法在运行中的衔接桎梏。为此,必须在厘清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实现路径下,细化监察体制的完善方向。

    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监察体制机制

    儒家经典《论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启发——基于《学而》的探索

    王鹤亭张政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政治主张、道德观念等方面的论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结合《学而》中阐述的实践与认识的双向运动过程和孔子所阐述的"君子观""好学观"等价值导向,研究挖掘《论语》中所蕴含的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语》思想政治教育《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