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经济
北方经济

半月刊

1007-3590

bfjj@vip.sina.com

0471-6963080 6659321

010098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发展大厦C座

北方经济/Journal Northern Economy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北方经济》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惟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刊物,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获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和第三届内蒙古期刊奖。《北方经济》办刊宗旨:为党政决策部门献计献策,为科研教学部门开辟学术园地,为企业搭建商务平台。《北方经济》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宏观论坛、封面文章、调查归来、产经透视、区域经济、企业纵横、学术视点、金融与投资、对外开放、异域撷英、经济工作等。本刊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龙源期刊网》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外阅读TOP100期刊,维普资讯全文收录期刊。《北方经济》采用国际新开本,四封彩印,新颖别致,印刷精美,是企业界朋友展开宣传攻势的理想阵地。《北方经济》上半月每月1日出版,下半月每月11日出版,每本定价8.00元,全年24期,共192元。 国内统一刊号:CNl5—1154/F 国际标准刊号:ISSNl007—3590 邮发代号:16—114,订户可在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从本刊广告发行部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可持续发展

    钟磊崔丽光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人文、环境资源丰富,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先天优势,但是现阶段也存在重登记轻发展、使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化滞后等短板.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包括发挥好自然禀赋优势、加强政府监管、培育经营主体,不断细化标准化生产规程、建立农畜产品溯源体系,坚持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走"公司+合作社+农牧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走"产业联盟+品牌+农牧户"的闯市场模式等,旨在为内蒙古地理标志农产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品牌化

    内蒙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及对策研究

    史慧敏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始终坚持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装备水平,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加持下,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蕴藏着诸多实际挑战.本文基于深入分析内蒙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揭示了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挑战,并探讨了把握机遇、推动转型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内蒙古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挑战与机遇

    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世悦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要不断强化人才支撑,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制造产业,完善优势产业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转型中培育新动能,破解东北经济增长困局,实现东北地区工业振兴和产业安全.

    东北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突破

    何丽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群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平台载体,是集聚发展动能的重要引擎.兰西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支撑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在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协同合作、人才汇集等方面实现突破.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突破甘肃省

    推动新疆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邓路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新疆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但面临着产业链不完善、新能源电力利用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提前布局回收利用产业、提高研发投入等方面入手,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新能源电力消纳产业链

    东北收缩型城市识别与转型路径研究

    张腾飞张爱儒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本文从人口、经济以及空间分析,得出收缩模式由人口、经济收缩并存逐渐转变为人口收缩为主、空间扩张并存;黑龙江与辽宁收缩因素逐渐单一化,尤其以人口流失为主,而吉林逐渐综合化,且综合收缩程度强于其余两省.这与国家区域政策、地理区位、资源产业等有着重要关联.可从产业调整、人才重视、治理能力以及土地利用着手,实现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城市收缩可持续发展转型路径

    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河南省高质量发展: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乔宇锋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河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直面改革"深水区",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河南省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缓慢,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市场调控体制、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产业禀赋结构等关键领域,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重点在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人才环境等方面取得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河南省

    农业强国视域下黑龙江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担当与作为

    肖大伟吴玲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决策,立足"国之大者",谋划"省之要者",提出率先建成农业强省的发展目标,努力成为助推农业强国的坚实支撑和典型示范.黑龙江省以建设农业强省为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顶层谋划农业强省"走在前",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勇争先",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敢担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善作为",科技赋能和改革驱动"开新局",在建设农业强国中体现黑龙江省的担当与作为.

    农业强国农业强省粮食安全大食物观乡村振兴

    新时代中国与中亚粮食安全合作的重要意蕴、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伏森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亚是我国开展粮食安全合作的重要区域.推动中国与中亚粮食安全合作不仅是贯彻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粮食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题中之义.然而当前仍然面临着中亚舆论误读、耕地潜力发掘受限、咸海地区水资源分配矛盾加剧、耕种理念墨守成规等现实困境.因此,应当进一步推动耕地资源联合开发,打造现代农工综合体,优化互利合作模式,强化要素供给,增进新时代中国与中亚粮食安全合作复合收益.

    中国—中亚粮食安全合作粮食生产

    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首府呼和浩特市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杨美贾祎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内蒙古打造成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当前,呼和浩特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还面临优势转化不明显、通道条件受限多、产业支撑跟不上、边腹互动不起来等问题.未来呼和浩特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要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全力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积极申报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

    向北开放桥头堡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