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下旬刊)
北方文学(下旬刊)

闫钢领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下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一种乐趣叫芬芳

    黄幼怡
    1-2页

    情感牢笼下的可悲女性——玉卿嫂、钱夫人

    魏崇新刘佳怡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先勇对女性群像的描摹,既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能从一定角度上揭示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本质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规律性特征。他对玉卿嫂和钱夫人的描绘聚焦女性人物对爱情、自由与自我价值的探索,执着于对中国社会中女性的精神困境的哲学思考,带给人们深沉浓郁的悲剧审美盛宴和边缘困境的永恒哲思。

    女性情感悲剧

    满-通古斯文化与现当代东北文学研究

    徐晶禚子溪
    5-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通古斯,一般是对操满-通古斯语诸族的泛称,也指对鄂温克人的别称。满通古斯文化的内容丰富,主要可以分为神话及图腾文化、萨满文化和民俗文化三个方面,由于地缘临近,满-通古斯文化对现当代东北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很多现当代东北文学作品当中都能够看到满-通古斯文化的影子。因此,通过对现当代东北文学中涉及的满-通古斯文化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满-通古斯文化对现当代东北文学作家创作的影响。

    满-通古斯现当代东北文化萨满文化

    周作人在其文学作品《喝茶》中的茶韵味分析

    朱峰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文学作品《喝茶》进行研究,总结周作人在作品创作中所表述的茶韵味。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茶韵味的艺术美,旨在通过文学作品的分析,掌握茶韵味的相关内容,感悟周作人闲适人生,以实现艺术传达的目的。

    周作人文学作品《喝茶》茶韵味

    耿雪凌《石榴花开》的叙事艺术

    温馨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耿雪凌是近年来为数不多崭露头角的原乡情结女作家,基层工作以及民间立场是她的创作灵感来源,这也使得她笔下的人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郁的悲剧性色彩。面对飞速变革的时代,传统乡土叙事经验已经无法满足极速转型的乡土社会,她带着对基层工作以及乡土生活的独特的感知并将其转化成一种叙事伦理,以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文字表述拓宽了传统乡土小说的表现领域,更新补充了乡土小说的叙事结构,为乡土文学注入了新血液。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文本解读等方法,以耿雪凌小说中的叙事人物、叙事结构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求耿雪凌长篇小说《石榴花开》叙事中的创新与积极意义。

    石榴花开乡土文学创新

    《边城》小说中对于人性美的展示分析

    蒋琳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所著的一部著名中篇小说,它不仅在作者所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更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通过深入研究小说《边城》中对于人性美的展示路径,有利于对作家沈从文获得更为透彻的理解和分析。本文首先分析小说《边城》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家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其次详细阐述小说《边城》中对于人性美的展示路径,最后做出总结。

    《边城》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人性美展示路径

    巴金《发的故事》人物形象探析

    石夏花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他的作品深刻影响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其中,抗战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发的故事》是描写朝鲜人形象的作品,小说通过"金""朴""铭"三位主人公,生动刻画了英勇抗战的朝鲜人形象,表达了巴金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反抗者的钦佩,反映了巴金对中朝两国受压迫的民族的同情,歌颂中朝两国爱国之士。本文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探讨巴金作品中英勇抗战的朝鲜人形象。

    巴金《发的故事》人物形象分析

    时代转型下的历史现场——评班宇小说集《冬泳》

    王宏飞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聚焦铁西下岗工人的生活图景,关注底层人的命运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东北叙述的空白。本文主要从现实困境、文化缺失及人性异化三个方面对其中的人物命运进行深刻剖析,还原20世纪90年代下岗工人的生存状态,跟随班宇的脚步重返历史现场。

    《冬泳》班宇现实困境文化缺失人性异化

    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创新——《檀香刑》艺术特色浅析

    高璐玮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言作品《檀香刑》以晚清时期山东地区的反殖民斗争为背景,以反殖民领袖孙丙最终被处以"檀香刑"为主线,刻画了一群生动鲜活的人物,铺陈了一段残忍震撼的历史。从作品的艺术特色上看,《檀香刑》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都极具作家的个人特色,有着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对传统小说的写作范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值得深入探讨分析。

    《檀香刑》莫言语言风格表现手法

    论《蓝袍先生》中的启蒙叙事

    孙娜
    21-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85年是新时期文学史里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被称为"文学观念年"。陈忠实的《蓝袍先生》就是在这一年创作完成的,其体现了陈忠实思想,完成了由探究农民文化心理到对民族命运的整体性、历史性的精神探寻的大转变,其对巨著《白鹿原》的创作具有直接激励的重大意义。本文基于乡土中国现代转型的这一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小说中的角色塑造、结构形式、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这三个方面探讨《蓝袍先生》中所蕴含的现代启蒙叙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蓝袍先生启蒙叙事陈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