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下旬刊)
北方文学(下旬刊)

闫钢领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下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怀孕的寡妇》中女性主体地位的构建与追寻

    陈俊竹
    51-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怀孕的寡妇》是马丁·艾米斯集争议与轰动的一部小说,它描绘了时代交替中的年轻人所度过的混乱、迷茫的青春,艾米斯借此书表达"致青春"的反思和感悟,审视了性解放运动为年轻人带来的痛苦与思考。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在《怀孕的寡妇》中女性主体地位的构建与追寻。

    怀孕的寡妇马丁·艾米斯女性主义

    王威廉中篇小说《非法入住》中的空间诗学

    赵子薇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在的城市生活与五四时期已经不同,这里的人们已经不是在经济上无法生活下去,而是在和居住空间息息相关的心理空间上陷入困境。《非法入住》即通过人与空间的故事写出了大城市的时代性问题。年轻人对于现代生活的压迫感都有着多多少少的感同身受,其中却甚少有人像王威廉这样能把这种感觉透彻地表达出来。本文分析了作者如何通过对我们熟悉的日常居住空间的陌生化处理,进而驾驭了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的主题。

    《非法入住》空间权力关系批判

    镜像与真相——后殖民视域下《等待野蛮人》中他者的构建

    李忠丽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等待野蛮人》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无确切地名和背景,被帝国统治的边陲小镇上,殖民者们试图通过构建地缘他者、女性他者和野蛮他者的形象来突出自己在殖民霸权中的统治地位。然而,在自我和他者二元对立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帝国所构建的"镜像"他者实际是帝国的"真相",表面上看似文明的帝国并不文明,而被帝国臆造的野蛮人也并不野蛮。

    《等待野蛮人》他者后殖民二元对立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形象

    梅丽美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一部成名之作,也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探讨《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形象。

    《儿子与情人》神话原型批评方法母亲形象

    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何楠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上春树是日本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其作品中创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受日本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村上春树作品中既有日本传统文学的日本女性形象,也有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觉醒女性形象。本文按照村上春树的写作顺序,分析村上春树不同作品中的不同女性人物形象,探讨在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变化,进而将村上春树的女性观展现出来,为更多喜爱村上春树作品的广大读者提供借鉴。

    村上春树作品女性形象

    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探究《老人与海》里的老人形象

    叶斯保·沙依玛尔旦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圣地亚哥是"硬汉",也是慈祥、爱好广泛具有人情味的老人,在他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外界的关心,另外,他内心深处也充满着仁爱。圣地亚哥在人生的道路中遇到坎坷,但是仍旧保持着胜利者的优雅风度,是精神上的强者。这种精神上不可战胜成为文学史上的著名"硬汉"形象。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对《老人与海》里的老人形象展开具体分析。

    海明威老人圣地亚哥硬汉

    浅析有岛武郎小说中亲子关系——以《阿末的死》为中心

    仲崇英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主题。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作者布局文章的最小单元。原生家庭中典型的以自我为代表的理想亲子观和现实与传统之间的对立价值观是亲子观的主要表现形态,作者认为"生活环境的差异""人生理想的差异"与"性别差异"是导致亲子观产生差异的根源。也因此印证了亲子关系的裂变,是造成众多社会乱象中的一环。探究亲子关系问题对当今家庭关系问题以及家庭教育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变故家庭亲子关系

    现代女性的困境与出路——以《82年生的金智英》与《十九号房》对比分析为例

    张薇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涌现出不少关注女性生存状况、心理状态的作品,妇女的许多政治、经济等权益开始得到实现。但是相较男性,婚后的女性仍面临着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家庭关系的矛盾。本文选取韩国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和英国小说《十九号房》,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试图探究新时代女性的困境与出路。

    女性主义困境出路新时代

    童话作品道德观与社会道德观的"逆流"——关于芥川龙之介《杜子春》与王尔德《快乐王子》的主题对比

    张慧明刘梦迪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杜子春》与英国作家王尔德《快乐王子》均发表于近代化社会转型期,二者以童话这一看似虚构、非真实的文学形式,将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道德观的畸变反映于作品中。对此的揭露与批判,也是两部作品的共通之处。本论文从二者的主题比较分析入手,揭示作品中所提倡的道德观与当时社会道德观的逆流而行的现象。

    芥川龙之介《杜子春》王尔德《快乐王子》童话道德观

    差异化忏悔下的精神重生——论《蛙》与《复活》中罪感情怀与忏悔意识的同异对比研究

    赵聪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言在其作品《蛙》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姑姑,她敬畏生命,崇拜自然,从年轻时受人景仰到暮年时被人丑化污蔑,她从未舍弃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她自觉的反省与忏悔悄无声息却令人动容;在《复活》中托尔斯泰塑造了贵族忏悔的形象代表——聂赫留朵夫。在意识到贵族阶级的贪婪腐化之后,他认真审视自身由阶级属性所衍生出来的罪孽。之后,他挣脱了贵族思想道德观念的束缚,舍弃了安稳享乐的现世生活并与贵族阶级展开了殊死搏斗。忏悔的举动难以改变已经酿成的后果,但主人公们在经历了深刻的忏悔之后都认识到自身的罪责并用实际行动让精神获得了重生。

    忏悔博爱敬畏生命精神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