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下旬刊)
北方文学(下旬刊)

闫钢领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下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琐碎形式现深意——《阿拉比》叙事策略解析

    罗金妮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拉比》是乔伊斯写给自己的故国的道德史《都柏林人》中的一篇,故事简单精练,作者运用现代主义叙事方式淡化故事情节,突出琐碎的细节,重点描述故事主人公的心理、行为变化,以此表现出作品的主题。

    《阿拉比》淡化情节琐细形式

    尼尔·盖曼奇幻长篇小说《美国众神》叙事结构与主题分析

    朱琳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尔·盖曼是美国杰出的奇幻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美国众神》曾获得2002年"雨果"和"星云"两项最佳长篇小说大奖,并在2018年被改编为热播美剧。本文对《美国众神》这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叙事结构做以简要介绍,并分析此部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创作主题,即主人公影子"英雄"身份建构的过程;同时,作品中作者以神话为依托,对文学体式进行了崭新的后现代拼贴创作。作品中通过光怪陆离奇幻世界触及了不同文化和神话传说,展示了人类精神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美感,引发读者对周遭现实环境与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沉思。

    尼尔·盖曼奇幻文学叙事结构身份神话传说

    西班牙小说《塞莱斯蒂娜》中表现的爱情特点

    张茉莉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班牙中世纪对话体长篇小说《塞莱斯蒂娜》不仅标志着西班牙文艺复兴的开端,主人公塞莱斯蒂娜与唐吉诃德和唐璜更是西班牙文学人物三种基本性格类型的典型代表。这部作品在描述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爱到死亡这一过程中,蔑视了社会大多数价值观的伪善和人类普遍的弱点。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对男女主人公恋爱过程的细致描写,总结这部作品中复杂的爱情表现和爱情观念,并研究这对情侣的爱情对中世纪的宗教思想和封建礼教以及对周遭人的脸谱化和克己复礼的道德标准的挑战。通过人物行为分析小说中表达的特殊爱情行为和观念,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这部表达了人文主义新思想的作品所带来的深刻社会意义。

    塞莱斯蒂娜爱情观人文主义宫廷爱情个性解放

    唐·德里罗《欧米伽点》的文本空间研究

    张晓彬
    48-4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加布里埃尔·佐伦的空间叙事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唐·德里罗《欧米伽点》中的文本空间。通过语言的选择,叙事的线性时序和叙事视角三方面入手,研究文本空间化的叙事方式在延展文本的时空维度在促进意义生成和主题表达方面的重要作用。唐·德里罗关于科技和未来的思考,对于战后社会恐慌的担忧与关怀,通过独特的文本空间设置得以体现。

    《欧米伽点》加布里埃尔·佐伦空间叙事学文本空间

    森鸥外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确立——以《舞姬》和《青年》为例

    李春蓉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文豪森鸥外的创作以及文艺思想对近代日本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森鸥外因为处于特殊时期,其思想受到西学的冲击。同时,赴德留学经历让森鸥外对西方的近代科学以及自由民主思想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作品中表现了出来。文中,以《舞姬》和《青年》为例,对森鸥外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确立进行了探讨。

    森鸥外自我意识《舞姬》《青年》

    英娜·利斯尼扬斯卡娅诗歌的修辞特点

    王兆玮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娜·利斯尼扬斯卡娅(Инна Лиснянская,1928—2014),俄罗斯著名当代女诗人,"俄罗斯国家奖"(1999)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奖"获得者(1999)。她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追求和表达,也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思索。而诗歌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也独具个人特色:细节描写深入地揭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状态与心理活动,变化多样的比喻手法令诗歌愈发鲜活生动,而诗人利用圣经故事所传达的象征和隐喻意义更具有丰富内涵。

    细节描写比喻《圣经》

    《大师与玛格丽特》女性形象浅析

    唐融苏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略阐述了《大师与玛格丽特》小说中玛格丽特女性形象与传统俄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区别,并从人性、魔性以及神性三方面内容着手,对其女性形象展开了深入分析,旨在通过对于玛格丽特女性形象的精准剖析,实现对于小说更深层次内涵的了解,并对俄国宗教以及文学产生更多的认识与思考。

    《大师与玛格丽特》布尔加科夫俄罗斯文学女性形象

    西方传统价值的重说与"理想的野蛮人"——《美丽新世界》发微

    游礼嘉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美丽新世界》的主人公约翰是一个生长于印第安部落的"野人",但却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野人"完全不同的一面,是一位"高贵的野蛮人"。这一矛盾的现象背后暗藏着殖民时代的影响。"高贵的野蛮人"是西方人眼中一种代表性的异质文明形象。这种形象穿着"野蛮人"的外衣,却承载了西方经典价值的内核,是一种服务于西方读者的"寓言形象"。然而,寓言背后的训诫看似具有普适性,实质上却只是西方传统价值的重说。这种保守立场带有一定的种族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需要学界辩证看待。

    《美丽新世界》阿道司·赫胥黎后殖民主义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比较研究刍议

    李光泽李一凡
    60-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比较研究,一直是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但纵观其研究成果,大多都注重相似性的研究而忽略两者的不同。对国内的研究进行梳理并阐释,必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多元文化《源氏物语》《红楼梦》

    《宠儿》与《女勇士》的文化对比探析

    杨燕翎白赞路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属于美国文化的特点,但这种包容未能改变美国少数族裔长期面临歧视的现状,2020年以来美国非洲裔群体开展的多次抗议示威活动也能够证明这一认知。基于此,本文将对比《宠儿》与《女勇士》两部著作,以此深入探讨美国少数族裔对文化身份的寻求。

    《宠儿》《女勇士》文化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