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下旬刊)
北方文学(下旬刊)

闫钢领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下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黛玉的"自恋情结"

    安静怡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的观点认为黛玉性格自恋且病态极端,认为她孤高自许,眼界狭隘;笔者认为这是有失客观的看法。黛玉其人是有着经世之才,并且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非常可爱的。

    格调高远经世之才性格活泼情趣盎然

    二十一世纪吴藻词研究综述

    丁宸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清词中兴背景下,清代闺秀词创作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近年来,考察明清才媛诗词成为学界热点。本文综述21世纪以来吴藻词的研究成果,涵盖文献整理、文本分析、研究方式等方面,呈现吴藻词研究从文本层面拓展到思想文化、历史社会、地域人文等维度的进展。

    新世纪吴藻研究综述

    简述"诚斋体"形成过程及艺术特点

    周奇沛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觉将自己诗歌创作过程分门别类的诗人杨万里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其独创的"诚斋体"具有语言浅近、构思新巧、见微知著等艺术特征,又有以"趣"为审美内核的诗歌理念做支撑,然其实际发展进程并不如诗人自述那样分明,而是一个对既有诗歌和文化传统解构、创新的过程。

    杨万里诚斋体艺术特点

    建安曹魏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因素新论

    苏诗悦周心怡
    30-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安曹魏时期平均每六到七年便会遭遇一次大灾难,频繁的灾难给文人带来了摧折性的打击,而由此产生的对于生命易逝的凄切感悟也在文学创作中有所体现,大量的悼亡悼夭诗篇、对于岁月飘忽、生命无常的悲伤情绪,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立言不朽的文学思想。

    建安曹魏文学创作影响因素

    川上弘美《踩蛇》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分析与研究

    柴宝华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上弘美是日本现代颇具名气的一位女性作家,其在1996年凭借着《踩蛇》这一作品获得了日本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奖——芥川奖,并且还有"东方的卡夫卡"之美誉。从她所创作的作品之中,我们能够发现其十分擅长塑造女性角色,而且大多是个性鲜明的异化形象,也善于发现女性问题,表达出来的女性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而本文则就《踩蛇》之中的人物角色来对其中现代日本女性形象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川上弘美《踩蛇》日本女性形象

    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疾病话语与国民焦虑

    杜海霞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受科学思潮和疾病折磨的爱略特将疾病和与疾病相关的情节编织在其小说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医学话语来揭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民众的焦虑,从而表达爱略特对"英格兰状况"和民族未来的忧思。本文从爱略特的生平入手,结合作品中温泉疗养地和酗酒这两个与疾病相关的情节,通过考察爱略特小说中的疾病话语,具体分析当时英国社会的女性焦虑、理想焦虑和改革焦虑,来揭示爱略特对"英国性"的反思。

    乔治·爱略特疾病话语"英国性"焦虑

    后殖民动物批判视阈下的英美小说评价

    王晓芳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二十世纪,受社会形态的影响,后殖民主义兴起。它的兴起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英美文学家的小说也开始有所转变,开始向动物与人的关系方面转变。后殖民动物批判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在不断地发展,它反映了动物与人的关系,反思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关系。这种思考在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现在的文化、经济、生态的平衡也有一定的影响。

    后殖民动物批判生态平衡英美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主义研究

    蒋博如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作品,作为处于时代变迁的"小人物",安娜为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命途多舛,美满的婚姻、浪漫的爱情对安娜而言遥不可及,饱受打击的安娜看透了虚伪的人性,在一次次打击中觉醒,最后以死寻求解脱。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在对安娜的地位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而后对其女性意识的觉醒进行剖析,最后探讨导致安娜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女性主义女性意识

    史诗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中的叙事空间研究

    沈忱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与火之歌》是美国奇幻小说大师乔治·雷蒙德·理查德·马丁创作的长篇史诗奇幻巨著。该小说以篇幅宏大、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场面壮观为特点,而最为突出的是其立体环形的空间叙事建构手法。本文以叙事空间理论为依托,从故事空间和形式空间两大方面对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冰与火之歌》史诗奇幻小说叙事空间

    精神分裂:德勒兹哲学视域下的《大师与玛格丽特》

    梁慧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中后期,德勒兹力图打破西方哲学的传统,另辟蹊径,以存在论的反思为基点,批判精神分析和资本主义共谋,将欲望压抑到无意识状态,德勒兹认为欲望本身是富足的不需要客体,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匮乏,并压抑欲望,造成人对物质的无尽追求。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以撒旦对人间的检查为线索,展现了二十世纪初的现实生活画卷,将世俗的匮乏悉数暴露出来,而文章的精神分裂式的叙事,则体现了德勒兹对资本主义匮乏的解决办法——以解码逃脱资产阶级的俄狄浦斯,精神分裂造就普遍的生产。

    《大师与玛格丽特》存在--生成空间游牧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