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萨满形象演变与伤怀之感

    刘天胜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都萨满与妮浩萨满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作为两代大萨满,其形象的演变历程与原始部族兴衰密切相关,渗透着作家强烈的伤怀之感,反映出作家对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文化博弈问题的独特思考。

    《额尔古纳河右岸》萨满形象伤怀之感

    新时代文学语境下"中国故事"的平民叙事——评陈彦小说创作及《装台》

    钱坤左丽霞
    4-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时代语境下,新时代文学也正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在"重写文学史"口号下,陈彦以戏剧家的身份进行小说创作实验并取得巨大成功,以独特的平民叙事视角观照当下,其作品写尽了世道人心,人间道义,不失为陕西乃至中国新时代文学现实主义写作的重大收获,是陕西文学继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之后对"现实主义"的又一次继承、发展、创新。他正在努力探索,以平民主人公具有更强的普遍性、概括性,艺术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新鲜感和悠远的历史沧桑感。

    新时代文学中国故事平民叙事

    同为《落花生》却各妙千秋——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对比阐述

    杨洁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地山《落花生》一文刊登于1922年,十二年后老舍创作了同名散文《落花生》,现被收录在《老舍文集》。老舍曾经说过:"许地山是其亦师亦友的朋友,是鼓励其创作信心的第一人。"两人性格相投,相知甚密,老舍《落花生》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许地山的影响。虽然同为《落花生》,但二人想要表达的中心主旨以及展现的写作风格有所不同,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本文从写作手法、写作风格、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角度入手,对比分析许地山和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的绝妙之处,帮助读者更好地认知两篇散文。

    落花生老舍许地山写作风格

    国际化语境下的民族书写——谈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艺术创作的人文情怀

    李宏斌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始终是中西方文化交锋交融的先锋阵地,在汲取中国古典文化营养的前提下,同时也深受西方科幻小说的广泛影响。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将人文情怀更深入地融进小说创作,更好地承担起了拓展中国当代文学、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国际化语境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传统文化人文情怀

    试析《野草》中冷色调的双重意义

    梁玉洁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色彩的象征是非常突出的。冷色调的灰黑、白,不仅表现了一种迷惘悲观的心理和刚毅不屈的坚韧,又隐约透露着希望和温暖。象征性色彩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赋予了《野草》独特的美学魅力和哲学价值。

    《野草》灰黑双重意义

    《人世间》中童年经验对梁晓声创作的影响

    程琪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童年经验角度入手,来探讨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童年时期是人一生最单纯、最纯粹的时光,童年时的生活体验以最真实的面孔扎根在人的生命里,它是人生经验的源头,也是对人生过往的奠基,我们不可否认童年经验的存在和价值,它是作家创作题材最为重要的源泉。

    童年经验作家创作影响

    边城中的"动"与"静"——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刘晓雪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城》以茶峒镇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在湘西,以沅江流域为中心,周围有着许许多多类似的古镇,如凤凰镇、芙蓉镇、里耶古镇、黔阳古镇……她们是沅江的女儿,也是一座座各具魅力的边城,这些边城的"动"与"静"饱含着沈从文的真情与乡愁。

    沈从文湘西世界边城"动"与"静"

    对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几种命名的思考

    刘宇馨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在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近代中国的文学命名要从民国、汉语言文学以及话语语系文学这几个角度来看,都在人们的思想和环境的变化中存在着差异,那么对于中国当代的文学如何去命名也成为各学者所注重的问题。本文从文学命题的概念分析、汉语新文学语言谱系背后的文化价值、汉语新文学命名的标准与概念的差异以及新文学与现代文学内涵概念的历史辨析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几种命名展开思考,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命名思考

    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

    许晶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移民潮"逐渐在国内兴起,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九十年代出现了一种新式文学,新移民文学应运而生。目前新移民文学也已经逐渐发展为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文学形式。新移民文学拥有着中国传统文学没有的思想流散性,同时新移民文学还有着丰富的文化交融性,使其成为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代表部分。目前新移民文学在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不断向前推进,根据历史与现实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使其发展形成了一种清晰可见的脉络。因此文中将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角度来对新移民文学的发展历程、新移民文学的意义与价值进行简要探析,并简要描述当代文学视域中新移民文学的影响与发展。

    当代文学新移民文学历史发展影响

    简谈张贤亮小说观念的局限性——以《绿化树》《灵与肉》为例

    旷翟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贤亮作为20世纪"反思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小说创作带有明显的"主题意识"。但在张贤亮部分小说中,共同暴露出其创作观念具有一定的质朴性和局限性——即于"新派"与"旧派"之间摇摆。这既受当时时代环境的影响,也与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有关。本文将以张贤亮小说《绿化树》和《灵与肉》为例,探究其小说观念局限性之所在。

    小说观念局限性环境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