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黑一雄小说中的空间权力规训——以《长日留痕》《千万别丢下我》《被掩埋的巨人》为例

    周琴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后殖民文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员,拥有英籍日裔双重文化身份的石黑一雄在其作品中并不刻意坚守特定的文化立场,无意于寻求族裔认同,而是希望突破地域疆界的界限,更多的关注个体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命运,反思人类历史和现实中面临的困境.本文通过剖析权力化的空间构型,阐释石黑一雄小说中的空间权力规训是如何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石黑一雄小说中的人物萦绕于周遭的权力压制之下,成了权力主宰的牺牲品,其中绝大多数人物都对主权者绝对服从,少数反抗者最终以失败和妥协告终.反抗没有太多激烈的争斗,没有血腥或暴力场面,往往是无声的呐喊.本文希望以此启发人们反思权力、反思自我、反思生命的生存困境,公正地对待历史,建立和谐友好的新型社会关系.

    石黑一雄权力规训

    《法兰西组曲》的艺术特色

    吕莹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兰西组曲》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创作于二战期间,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零年的巴黎大逃亡,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是不可多得的杰作.本文将从作品本身出发,结合小说段落,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剖析作品的内涵,进而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

    法兰西组曲内米洛夫斯基二战

    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

    黄婕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多方位透彻了解外国文学体系,大幅增强文学素养,将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设定为主要剖析对象.首先应概括文学作品内蕴含的丰富情感价值,分析其特殊性艺术体现形式,比较创作于不同时代阶段中文学作品的各类情感价值,明确梳理各时期就情感价值的外国文学领域主流认知;其次,要站在社会意识、传统价值以及文学层面、道德约束这三个角度着重阐述文学作品中针对情感价值的体现方式,以真切认知、感受到外国当现代文学作品中作者蕴藏在内的生动人文主义思想、精神,为后期同类研究创造便利条件.

    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情感价值人文精神

    自然给女性的力量:《涉足荒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刘秀娟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男女平等是这个时代人们热议的话题,但真正所谓的平等到底是什么样子?如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方面都享有了平等的权利,也承担了同等的义务,是不是就真正的男女平等了?近年来,环境问题日渐恶化,这一现象又引得人们深思:人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平等的关系?在《涉足荒野》这部作品中,作者谢丽尔·斯瑞德通过行走在荒野中找寻生活中失去的平衡,最终找到真正的自我,是大自然母亲帮助绝望中的女作者重新成为那个曾经有爱,有责任感的人.

    自然谢丽尔·斯瑞德《涉足荒野》生态女性主义两性关系

    莎士比亚悲剧矛盾中所体现的时代背景

    苏小轩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于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的矛盾点,探析矛盾产生背后的时代背景与渊源.分别分析了政治动荡时期的莎士比亚悲剧矛盾体现、巫术信仰背景下的莎士比亚悲剧矛盾体现以及文艺复兴思想影响下的莎士比亚悲剧矛盾体现.认为时代塑造了文学,社会现实让文学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莎士比亚悲剧正是体现了身处社会变革时代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整体风貌,其内涵深远,耐人寻味.

    莎士比亚悲剧矛盾时代背景

    论小说《一定照办——一则事业心强的故事》中所映射的社会问题

    王光露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因里希·伯尔是德国50年代"废墟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以短篇小说见长,以简洁的文笔反应深刻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其短片讽刺小说《一定照办——一则事业心强的故事》为例,借由Caysa Volker的现代身体观理论,分析伯尔透过文字想要向读者们揭露的社会问题.

    海因里希·伯尔现代身体观社会问题

    形象学视角下博尔赫斯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分析

    杨美霞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尔赫斯是拉丁美洲最负盛名的当代作家之一.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使得作家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其作品中也有很多中国元素的体现.本文选取了《小径分叉的花园》《女海盗郑寡妇》《长城和书》三部博尔赫斯的作品,从对比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三部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

    博尔赫斯中国人物形象形象学

    从《银河铁道之夜》看宫泽贤治的幸福观

    程雅倩郭晓梦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围绕"真正的幸福"这一主题,以乔班尼的心路历程为主线,不断追问幸福的意义,并在最终完成了主人公乔班尼的自我提升与灵魂升华.本文拟通过对该小说中所使用的表述的分析,探讨贤治本人的幸福观的表现与特点.

    宫泽贤治《银河铁道之夜》幸福观

    在孤独中成长——《一个人的好天气》解读

    孙安頔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山七惠在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中讲述了一位离开家只身一人来到东京的青年女孩的成长历程.小说被一种平淡寂静的情感围绕,以第一人称视角,倾诉了女孩孤独失意、困惑挫折、别扭矛盾的内心之声.青山七惠将这种青春孤独感,微缩到主人公三田知寿的人生成长过程中,慢慢展开对社会青年的思考,最后通过知寿的成长,转向到"当代青年的成长"和对"青年人如何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这一社会问题的思考.《一个人的好天气》在平淡中拥有温暖治愈人心的力量,在哀伤的氛围里又有坚定的希望,对青年人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个人的好天气孤独成长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意识探析

    赵敏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将生态文学作品与科学结合的极具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笔者根据作者所描述的由于不合理的化学药剂和农药的使用而造成的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海和其他生命造成的危害入手,探析卡森的生态意识.

    《寂静的春天》自然规律生态整体意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