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王维诗歌"丽"与"深"的均衡之美

    焦健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范畴中,"文"与"质"是一对基本概念.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论和批评史,论证出王维诗中"文"与"质"的均衡主要体现在诗中的"丽"与"深"的均衡之美.简而言之,即同时能做到文辞上的清丽美好,又能做到内蕴上的深厚隽永.这是王维诗歌美学特征的重要来源之一.

    王维均衡之美

    《山海经》中远国异民的想象建构

    李苑怡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海经》是一部风格奇特的地理奇书,它以天马行空的幻想方式、"俶诡殊瑰"的奇特内容体现出古人对于当时世界体系的一种认知和建构.本文拟从《山海经》中记载的殊方绝域的异民形体、习俗特性、物产、源头几个方面来探究《山海经》中的远国异民体系的想象建构.

    《山海经》远国异民建构

    论白居易落花诗中的生命意识

    吴梦雨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居易是我国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深受人们喜爱,在他众多的诗歌题材中,"落花诗"算是其中较为独特且寓意深刻的诗词类型.白居易作为爱花、惜花之人,在诗词中有大量的咏花诗句,但是,在遇到落花时不免产生时光不可追,生命需珍重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宣泄从侧面反映出白居易看待生命本身的态度和意识.本文结合众多文献资料,就白居易诗词中落花意象的生命寓意展开论述,认真分析其诗词中的生命意识,希望可以改善当今社会中浮躁的生命态度.

    白居易落花诗生命意识理解分析

    笔记小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以袁枚《子不语》为例

    杜帅荞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记小说作为历史研究中的一项史料类别,不仅拓宽了史料的取材范围,又能弥补正史记载的缺憾.笔记小说广泛以志怪、见闻、随笔、传记为主体,内容繁杂多样,并且对社会史研究更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清代袁枚的笔记小说《子不语》为例,试论笔记小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贡献.

    笔记小说《子不语》史料价值

    以陶渊明饮酒诗为例看"诗言志"与"诗缘情"说

    宋靖云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诗歌缘于情,所言为志,发而为诗.晋代陶渊明的饮酒组诗,既展露了身为侠士文人的悠然自在的小我之情,也展示了身为当朝参与者无法挣脱的忧国忧民之志,体现了"诗缘情"与"诗言志"相辅相成的局面.

    陶渊明饮酒诗诗言志诗缘情

    李商隐常用诗歌意象分析

    王晓婕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商隐的诗歌是描绘他特定心境的产物,因而呈现出朦胧、难解之感,在意象运用上也具有跳跃性和难以解读之感.但他意象的选择又不是无迹可寻,通过对义山诗歌出现频率高的意象进行分析,我们便不难对义山诗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李商隐意象心境忧愁

    "主情思潮"影响下的明清时期咸水歌美学探析

    张玲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的"主情思潮"对其时民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疍家民歌的咸水歌也呈现出与之相应的美学特征.这仅存的十数首咸水歌谣中,将强调本真、至情的"以情为美",和中庸含蓄的"中和之美"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美学融合在了一起,呈现出这个时代咸水歌独有的美学特色.

    咸水主情思潮美学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何建珍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擅长通过对爱情与婚姻的描写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傲慢与偏见》发表于1813年,描绘了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乡村中产阶级日常生活及婚恋故事,展示了女性主义觉醒的初级阶段以及女性对自己幸福追求的意识.奥斯丁通过不同人物个性凸显女性智慧,强调男女在爱情和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并表达了一种爱情婚姻观——爱情是婚姻的基础,金钱是婚姻的保障,在婚姻中男女平等.其观点在其所处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小说中描写的五种爱情婚姻观以揭示不同婚姻的性质从而研究奥斯丁婚姻观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婚姻观傲慢与偏见奥斯丁积极性局限性

    黑塞笔下的画家形象解读——以《罗斯哈尔德》和《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为例

    王玮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社会的进程过程中,文化意义上的现代性与社会意义上的现代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裂缝将艺术家们导向了现代性的多重体验,一部分艺术家以一种挑战性的姿态站在现代艺术的舞台之上试图重新探索并建构艺术深层的本原存在,他们以其精神人格的典型性而往往成为作家热衷塑造的人物形象.本文就对黑塞以画家作为主人公的两部作品中的画家形象进行分析,来展示作家是如何塑造在现代语境下以神经症的病态眼光和批判意识,来表现艺术家在探索与追求道路上的种种极端体验.

    黑塞画家恐惧焦虑

    现代的悖谬——试论芥川龙之介《鼻子》的悲剧之美

    马卫星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故事俏皮幽默,语言精深洗练,揭示出人性中的永恒矛盾,即个人主体意识和社会认同的深刻矛盾.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长鼻子回归使矛盾双方得以调解,展示出黑格尔意义的悲剧结局.同时,在看似滑稽结局的背后暗藏着深刻的现代文化悲剧意蕴,充满着作者对现代人生存悖谬的思索.本文运用现代悲剧的冲突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以期阐释其蕴含的深刻性和现代性.

    芥川龙之介鼻子悲剧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