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寒夜》中婆媳关系不和谐原因探析

    谢鹏程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趋于圆熟的力作,也是其后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历来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涉及汪母和曾树生之间婆媳关系的不可调和性,基本上都倾向于从心理、精神、文化、社会、性格等多重视角进行深层次解读,而对于其他客观因素的分析目前还甚少提及,本文将尝试从经济、身体条件、生活环境、沟通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寒夜婆媳关系不和谐

    《西游记》中"水"的意蕴

    张永佳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秘的水域一直是许多神话传说的源头,"水"也成为许多魔幻小说的精彩一笔,凭借"水"的多种特性,许多哲人先贤建立起了相关的哲学体系。《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的魔幻小说,将主人公的降世和经历与"水"联系在一起绝非偶然,这里的"水"既是生命的本原,也是灾难的来源,同时还包含着净化、藏污纳垢等多种意蕴。

    《西游记》生命本原灾难意蕴

    薛宝钗与魏晋风度

    王心洁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怀有浓重的魏晋情结,学界对此早有论及。而书中女主角薛宝钗与魏晋风度的诸多相通之处,则较少被关注。本文力图打破薛宝钗"儒家卫道士"的身份定位,探讨其精神气质中魏晋风度的体现,并从其矛盾的性格中窥得其与魏晋名士的相似性。

    《红楼梦》薛宝钗魏晋风度

    雅俗共赏——《诗经》之情话与土味情话比较研究

    孙琳子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味情话是近期网络上十分流行的一种情话表达方式,以土、俗著称。而作为许多情话出处的《诗经》则以典雅著称。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来对比土味情话与《诗经》中情话的不同之处,研究两者各自的特点。同时也以期引起对土味情话这种新兴语言现象的关注。

    土味情话诗经土俗

    浅析纳兰性德词作中的情感

    陈涛
    41-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兰性德是清代比较有名的诗词作家之一,他的词作主要风格特征是缠绵悱恻和清丽婉约,在他的词中充分地融入了自己的真挚情感。本文分析了纳兰性德的生平,并结合纳兰性德的词作作品阐述了其中所蕴含的相思之情、真挚友情以及浓郁的家国情感。

    纳兰性德情感词作

    从《始得西山宴游记》看柳宗元之"悟"

    黄勋杰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柳宗元的人生经历中,与佛教人士多有来往,他自己也精通佛理。在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中渗透着深厚的佛禅思想,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典型代表。《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之一,篇幅不长,但既叙述了作者游历西山的全过程,又清晰而完整地表达了柳宗元的悟道历程。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佛禅思想

    唐诗中"桃李"意象的意蕴探究

    徐智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诗中,诗人通过意象寄托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含蓄有韵味。"桃李"是唐人喜欢使用的意象之一,文章从部分唐诗入手,探究"桃李"一词的意蕴,从其表现的春景发展到所指代的人物,看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不断补充丰富,赋予词语更多情感、更多生命力的过程。

    唐诗意象"桃李"意蕴探究

    论寒山诗的儒家思想

    郝茹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寒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说其独特,是因为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寒山主动接受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对其人格精神的洗礼,使其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征。而在寒山弃世归隐前,儒家思想深刻规范并制约着其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使得青壮年时期寒山的诗作渗透着浓重的儒学思想。文中,笔者以寒山留存后世的百余首诗为研究对象,结合寒山人生经历,深入探析寒山诗中的儒家思想。

    寒山寒山诗儒学思想

    《苏伊士之东》中的"他者"形象

    彭自平吕秀梅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苏伊士之东》里,毛姆将北京城描述为喧闹、混乱的东方,将中国人塑造成狡猾虚伪、唯利是图的东方人形象,这是毛姆作为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审视,是他的种族优越感及西方文化自豪感在作祟。该剧反映出毛姆矛盾的殖民思想。一方面,他受西方集体无意识影响,丑化和异化东方。另一方面,他又视东方为追寻心灵平静的净土。

    苏伊士之东毛姆女性形象

    《上尉的女儿》框架式叙事手法

    杨志达
    54-5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上尉的女儿》一文中,普希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引出了格里尼奥夫和出版者两个叙述者。这两个叙述者相互影响,相互侵入,从而使作品出现了多重文本的结构,双重叙述者和视角变异的特点。而在文章的结构、视角的变异以及由内外叙述者的侵入导致的叙述者违规等角度来看,又能发现在框架式文本结构的影响下,视角和叙述者也都出现了嵌套的特征。因而通过这独特的叙事手法,力图去佐证《上尉的女儿》中所体现的框架式叙事手法。

    《上尉的女儿》框架式视角的变异叙述者叙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