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罗生门》中的"利己思维"和"人性转变"

    张伟丽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作家,《罗生门》是其重要代表作,并于1915年刊发,一经刊发便引起了日本文坛的热烈讨论.作者采用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深入探讨了人性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中由善向恶的转变,并继而引出了关于现实社会当中利己主义和人性冲突的思考.

    《罗生门》人性转变利己主义芥川龙之介

    村上春树笔下的女性——以《海边的卡夫卡》为例

    赵晓玉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边的卡夫卡》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描写承袭了此前的长篇小说中女性角色疏远他人、脱离社会的特点,同时具有与村上早期小说中不同的一面:《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女性普遍彰显了人性的温暖、较独立的人格和抗争的性格.但是她们的抗争又是不彻底的,具有向命运低头妥协的一面.村上春树为这些女性安排的自我救赎的出路是指向内心的,也表现了村上春树在思考人物命运时一贯的"内向"性态度.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女性

    生活里没有美,也没有浪漫——《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薇薇伦理解读

    邹芳徐俊芳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演绎了一个年轻女子薇薇在亲情上遭遇漠视,爱情上承受打击,婚姻上经受侮辱,最后抱着"生活里没有美,也没有浪漫"的思想准备孤老终生的故事.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阐释薇薇的"妓院老板的私生女"这个不道德、非法的伦理身份是造成她人生不幸的主要原因.薇薇的伦理混乱的人生悲剧表明,一个人的伦理身份一旦破坏了当时的伦理法则,和谐家庭伦理关系难以形成,并将受到社会的惩罚.

    《华伦夫人的职业》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伦理身份

    创伤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人物形象解读

    孔宝兰
    53-5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伍绮诗是美籍华裔作家,出生于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2014年,处女作《无声告白》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本文从创伤理论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矛盾以及人物关系之间的问题所在,并探究童年创伤对人物性格影响的主要方式以及如何走出童年阴影,活出自我.

    伍绮诗心理创伤《无声告白》

    关于《飘》中斯嘉丽性格的分析

    赵端阳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花了8年时间创作了著名英文经典小说《飘》.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了经历过内战前、内战中、内战后三个阶段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的一生.战争改变了整个美国,也改变了美国的每一个公民.而斯嘉丽的性格、斯嘉丽的一生也随着战争的不断变化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斯嘉丽性格分析

    从《月亮和六便士》女性形象的存在主义分析毛姆妇女观

    许晓萍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萨摩塞特·毛姆(1874—1965),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月亮和六便士》则是毛姆基于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这位艺术天才不顾一切追求艺术的精彩人生.本文基于女性形象从存在主义角度,深入分析毛姆的妇女观.

    《月亮和六便士》女性形象存在主义毛姆妇女观

    一曲不朽的"顿河悲歌"——《静静的顿河》哥萨克命运及叙事策略探究

    卜云飞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俄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他因长篇巨作《静静的顿河》而闻名于世,流传千古.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一生是平凡无奇的,但是就是在看似平凡无奇中,却又隐约地展现出了传奇般的人生色彩.他的人生是不幸的,命运是悲惨的.葛利高里悲剧的一生同时也是千千万万哥萨克人一生命运的集中写照,也就是说葛利高里的人生命运是悲剧的,即哥萨克人民的命运同样也是悲剧的.本文通过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来分析造成葛利高里悲剧命运的原因,同时探究哥萨克人的悲剧命运的缘由.《静静的顿河》中人物众多,人物思想庞杂,但是它为何能在政治空气空前紧张的前苏联时期发表,并且受到的广大前苏联人民的赞誉,并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呢?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本文同时也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与探究.

    葛利高里哥萨克悲剧命运叙事策略

    《野性的呼唤》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牛志萍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杰克·伦敦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野性的呼唤》作为生态文学巨作一直备受学界的研究和关注.众多学者从生态主义视角解读作品,探究杰克伦敦的生态观.生态女性主义作为西方生态学和女性主义观点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不仅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关注男性与自然、女性与自然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态关系.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性的呼唤》,通过对作品中男性、女性、自然三者的相互关系描述,剖析杰克·伦敦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男性女性自然

    《赎罪》中自我意识的确定性与真理性

    韩丽媛吴卓娅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恩·麦克尤恩作为当代英国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其小说中曾多次涉及对于人类思维本质的思考.如何认识世界以及走向真理一直以来也是哲学家们致力于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以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为文本,阐释作品中人物意识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辩证关系的真理性.

    《赎罪》自我意识确定性真理性

    简析简·爱性格的局限性

    胡莎张伟孙玉宁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爱》这部作品出自夏洛蒂·勃朗特,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作为当时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风气,成功刻画出一个被各国读者所称赞的不朽形象——简·爱.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都会对女主人公的性格有着深刻印象,甚至被她的品格所震撼.然而,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片面地去分析一个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差异,导致我们或多或少在思想意识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因此,与大多数人一样,简·爱在散发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也避免不了存在相对负面的情绪,在本篇文章中称之为局限性.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勇于追求平等与自由的简·爱,还是自卑与依赖并存的简·爱,都是她不平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简·爱性格局限性自卑胆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