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海上——《青春之歌》中大海意象分析

    刘芊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根据书中人物与大海的关系,从当代的大海、传统的大海以及当代的选择的视角对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的大海意象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小说中的大海意象是资本主义的外化和象征.文章分析了这种象征意义产生的文学史渊源,并进一步将中国当代文学意象的选择与近现代文学意象的选择进行对比,探究背后原因,思考文学的民族性问题.

    《青春之歌》大海资产阶级

    论"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

    仁青央宗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新文学以来,中国的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平民化的人文理想,但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缺少对现代文学平民化和大众化的正确认知,仍旧处于初期的理论研究层面,缺少支撑性的现代文学作品.直到四十年代之后,赵树理现象成为了解放区文学的靓丽风景,将新文学发展史的必然性展现出来,应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对其进行解读.本文对赵树理现象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现象现代文学史意义

    论方回的楚辞观

    王轶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回是元代徽州楚辞研究成就最大的学者,他主张依《诗》治骚,《离骚》堪与大雅、颂并列;《离骚》为楚辞、汉赋和古诗之祖;屈陶并美;屈原之行符合风雅怨刺精神,屈原志洁行廉、忠正清直;方回楚辞观的形成与徽州楚辞研究的传统及其自身二臣经历有关.

    方回《离骚》屈原

    透过月之意象,领略唐诗之美

    董大君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诗中,古人以为意象就是"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关于月意象的诗句数不胜数,它们诠释了唐人在文学创作方面极高的造诣,带着唐人特有的烟火气和仙气.唐人通过月这个意象,表达离愁别绪,缔造浪漫与豪放的传奇,追求远离世俗的体验.笔者通过《琵琶行》《将进酒》《山居秋暝》三首唐诗,带大家透过月之意象,领略唐诗之美.

    唐诗鉴赏意象月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研究

    马丽京
    3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和灿烂文明文化历史的国家,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当中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也由此获得了诸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物,其中古代文学作品无疑是典型代表.古代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是古代的社会现象以及相关历史史实资料,与此同时还可以给古人传播思想,表达情感以及展现人生智慧提供有效载体.在如今这个高度重视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研究的重视程度,既要把握其典型性的艺术特征,又要从文化价值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使得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在当代传播当中显现出更高的价值,进一步壮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艺术特征文化价值

    论王维的山水诗——以《辋川集》为例

    鞠培娟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晋玄言诗以其"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受到众多批评.但却开后代无数法门,对后来的诗歌产生许多影响.如果说谢灵运的山水诗是玄言诗在刘宋之新变,那么王维的山水诗是玄言诗在唐代之新变.具体来说,王维的山水诗继承了玄言诗的山水题材、恬淡风格和蕴含其中的佛法禅意,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创新,不同于玄言诗枯燥乏味的组合,而是情景交融.从而使王维山水诗在诗坛上历来为人称赞.

    王维山水诗玄言诗《辋川集》

    李白理想抱负的多元文化蕴涵

    黄竞谊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举世无双的诗人,而谈及他诗歌中所体现的理想抱负,可将理想与抱负拆解来看,匡扶社稷无疑展现出李白在政治仕途上的抱负蓝图;而个性化色彩浓烈的游侠与求仙以"卧白云"的观念,则更像是其个人理想的激昂描绘.

    李白理想抱负

    波塞冬在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变迁

    杨晓玲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塞冬是古希腊神话奥林匹斯十二诸神之一,经过2000多年,波塞冬的形象在各国很多文艺作品中已经和《荷马史诗》中所记述的大相径庭.

    波塞冬古希腊神话人物形象

    波伏娃女性主义视域下海因里希·伯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王薇
    42-4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因里希·伯尔是现代德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伯尔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被战争所摧残或是被资本主义残酷现实所裹挟的女性,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女性命运赋予了深切的关注和同情.本文从波伏娃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伯尔四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转变,探讨女权主义运动对其创作的深远影响.

    海因里希·伯尔女性意识女性形象传统解放

    基于比较文学理念再谈英美文学的批判和认同

    郑伊然冯涛潘秋阳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民族与地域之间存在着异质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文学与文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定,不同文化背景之间需要翻译才可以开展有效的交流.基于此,本文对比较文学理念下英美文学的认同和批判展开分析,探讨了基于比较文学理念英美文学的共同要点,并以此为基础从思想观念、创作语言与人物形象对其批判与认同进行研究,进而不断加强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的研究与分析.

    比较文学理念英美文学批判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