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平上董峰万寿宫元代壁画艺术美初探

    王笑笑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内现存的元代的寺观壁画主要是以晋南地区为主,集中在运城地区,例如在运城永乐宫、稷益庙、青龙寺以及洪洞广胜寺水神庙的元代壁画等,近年来针对这些地区的寺庙壁画研究也比较全面,无论是在壁画的内容、形式分析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都有详细的分析介绍,但在晋东南地区的壁画经常被忽略,本文主要以探析高平市上董峰村万寿宫的元代壁画来分析其艺术美。

    元代壁画寺观壁画艺术风格

    荒诞的"疯女人"与"刘子骥"——话剧《暗恋桃花源》剧评

    黄舒云
    73-7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赖声川先生执导的话剧《暗恋桃花源》主要讲述的是有关两个剧组——《暗恋》和《桃花源》争场地排戏的故事。贯穿全剧的线索除了"争场地"这一叙事明线之外,还有"'疯女人'寻找'刘子骥'"这一结构上的暗线。该暗线不仅是对布氏"陌生化"理念的结构性运用,还是整部剧"荒诞性"的重要反映。"疯女人"与"刘子骥"之间的错过,及其对"刘子骥"的苦苦追寻,看似没有头绪,实际却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关于现实和人生的思索。

    《暗恋桃花源》荒诞陌生化效果悲剧英雄主义

    辨"因性成体"与"文如其人"——从《文心雕龙·体性》篇观两种风格论之异同

    何明昭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性》篇中,刘勰通过分析十二位作家的个性气质及其风格特点的关系,得出二者"表里必符"的结论,由此提出了"因性成体"的风格论,即作家才性决定作品风格。这一观点在后世引起了诸多讨论,后又与"文如其人"观牵涉一处;两种思想皆属创作主体内在特性与作品外在特征的关系范畴,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不能并为一谈。本文从《文心雕龙·体性》篇出发,对这两种观点分别进行讨论并略述拙见。

    文心雕龙风格论文如其人

    "综合戏剧观"与《万尼亚舅舅》

    刘庆欣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性戏剧"的观念早在19世纪便在作曲家瓦格纳的理论中产生雏形,瓦格纳率先看到了戏剧与音乐互通的可能性,并提出要通过音乐来直接表达感情,因为音乐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之上,语言的表达力通过音乐得以延伸。在俄罗斯导演尤里·布图索夫的戏剧《万尼亚舅舅》中,他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以一种碎片化的拼接来割裂演员情感上的递进,放弃传统上以情节进行思想传达、与观众共鸣的方式,而是通过对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舞台造型、肢体表达以及音乐元素的综合使用重塑具有现代性的经典作品,赋予经典新的时代意义。

    "综合戏剧观"《万尼亚舅舅》尤里·布图索夫

    近代报刊散文的品格——试析《申报·自由谈》初创十年散文的精神指向

    童玉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申报》副刊《自由谈》是中国近现代报纸副刊的翘楚,《自由谈》散文的变迁生动地阐释了近现代散文的发展进程。社会变革、国家转型是《申报·自由谈》初创十年间的时代背景,《自由谈》散文在文学领域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社会形势、社会思潮,从维护社会良俗、履行国民义务的立场出发,展现出自由、启蒙、爱国、救世、娱乐的精神指向。

    申报自由谈散文

    孔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李学东吴亚洲Ramir Austria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论语》中记录了孔子众多经典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社会有着巨大影响,对当前教育的启示价值也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围绕《论语》中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行论述。

    孔子《论语》教育思想现代启示

    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表达分析

    卓玛草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明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学则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宝贵财富之一。步入现代社会后,少数民族文学相互学习和借鉴、沟通和交流后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生动地印证了文明通过共享获得繁荣进步的普遍规律。本文从民族性、现代性两个方面内容对当下少数民族文学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以丰富现有研究体系内容,更好地弘扬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现代性

    韩国"食"文化与惯用表达

    郭春娜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国虽然与我国不相邻,但是随着贸易的不断紧密,韩国饮食文化与我国饮食文化已经发生碰撞。正是因此,能够在生活中时常看到韩国饭店或者韩国食品。韩国对于饮食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其口味与我国部分地区人群也有相似之处,在韩国饮食文化流入我国后,人们对于韩国菜品以及韩国餐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通过对韩国饮食文化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其表达方法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能够将这一饮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韩国饮食文化菜品餐馆

    从众声喧哗看社会舆论——探析《乌合之众》与社会舆论治理

    徐文君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社会中的群体现象和群体属性,群体狂欢中所呈现出的喧哗,不仅影响到了社会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也造成了谣言和社会舆论问题。本研究结合对《乌合之众》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以及我国当前的社会舆论生态与问题,从社会舆论的视角下对《乌合之众》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探讨该书对社会舆论治理的启示。

    社会舆论群体属性《乌合之众》治理

    真挚的情谊感人的力量——《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赏析

    张成恩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1883年3月17日,在马克思的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在世界著名演讲中,恩格斯的这篇演讲,一直成为人们了解马克思的经典文献。这篇演讲词,感情深沉、含蓄,条理严密,气势顺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表述准确生动。讲稿字字句句饱含深情,有对马克思一生创造伟业的崇高评价与礼赞,有对战友逝世的沉痛悼念。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