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园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园艺
北方园艺

毕洪文

半月刊

1001-0009

bfyybjb@163.com

0451-86674276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北方园艺/Journal Northern Horticul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园艺学专业刊物。主要刊登果树、 蔬菜、 瓜类、 花卉 、食用菌类等栽培方面的科研成果,普及生产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读者对象为园艺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专业户。有英文目次。继承《黑龙江园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期棉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康博张军唐鹏飞张凤华...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棉花秸秆为试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用盐碱化荒地作为对照(0年),设置棉花秸秆还田5、10、15、20年棉田4个处理,研究棉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碳(SOC)化学结构的变化趋势,以期为研究外源有机物添加下土壤有机碳固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长期棉秆还田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降低了土壤电导率.随棉秆还田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碳脂族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还田15年最高.还田20年土壤有机碳芳香性升高,有机碳结构由简单变为复杂.总体来看,长期棉秆还田使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简单化.

    棉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红外光谱官能团稳定性

    气调包装对采后'金艳'猕猴桃货架期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陈璐毛积鹏高柱林孟飞...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冷库贮藏后硬度为3.0 kg·cm-2的'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微孔保鲜袋、不同厚度PE保鲜袋、气调保鲜袋及气体湿度调节包装袋6种不同处理对出库后的'金艳'猕猴桃进行自发气调处理,以市售保鲜袋为对照,分析其对果实货架期及其内在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猕猴桃货架期保鲜的气调包装.结果表明:气调包装处理可有效延长猕猴桃果实货架期,随处理时间延长,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逐渐升高,果实不断后熟软化,风味品质得以提升,但不同处理保鲜效果存在差异.果实品质各项评估指标综合评价与感官评价分析,果实货架期延长、果实品质提升效果依次为气体湿度调节包装袋>气调保鲜袋>0.04 mm PE保鲜袋>0.02 mm PE保鲜袋=0.03 mm PE保鲜袋=微孔保鲜袋>CK,气体湿度调节包装袋货架期整体表现更为优异,有效延长了果实货架期,维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因此,兼具气体、湿度调节的包装袋在猕猴桃货架期保鲜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猕猴桃气调包装保鲜货架期果实品质

    一种灵芝菌种液氮保藏方法的研究

    蔡凌贺黎铭谢欣刘林秋...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药灵芝1号"为试材,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液氮保藏正交实验,对萌发率、恢复时间、菌丝生长速率、菌丝体干质量4个指标进行保藏效果综合评价,以期建立一种灵芝菌种液氮保藏方法,再以10个不同灵芝菌种使用该保藏方法进行保藏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最优保藏方案为采用-80℃液氮的降温方式,10%甘油作为保护剂,常温解冻复苏.10个不同灵芝菌种应用该保藏方法后均可萌发,恢复时间范围在1~7 d,80%菌种菌丝生长速率保藏前后无显著变化、100%菌种菌丝体干质量保藏前后无显著变化,ISSR共扩增出611条片段,大小范围在300~3000 bp,保藏前菌种和保藏后菌种在相同引物下的扩增条带一致,未发现变异现象.因此,该研究的液氮保藏方法可保障保藏菌种的萌发率、恢复时间、菌丝生长速率、菌丝体干质量等指标,适用于多种灵芝菌种的保藏,普适性强,应用范围广,且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灵芝液氮保藏ISSR

    树舌灵芝深层发酵产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谌斌孙秋芳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分离自广西乐业天坑群的树舌灵芝的深层发酵产物(菌丝体、发酵液)为试材,采用滤纸片法、二倍稀释法,研究了树舌灵芝发酵产物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以期为开发防腐、食品保鲜产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树舌灵芝菌丝体提取物和发酵液提取物中均含有抗菌活性物质,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能力最强,对10种供试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梯度洗脱、分离纯化后得到的30%乙酸乙酯组分(B5)的抑菌能力最高,对10种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基本上均最大;B5对藤黄微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25 mg·mL-1,对大肠杆菌等5种菌的MIC值为50 mg·mL-1,对酿酒酵母的MIC值为200 mg·mL-1,对黑曲霉、米曲霉和绿色木霉的MIC值为400 mg·mL-1.

    树舌灵芝深层发酵提取物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

    白及不同地理群体的分子遗传学评价

    桂腾琴张思平武忠亮李春艳...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自6个不同地理区域33份白及资源为试材,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白及资源进行分子遗传学评价研究,以期为白及品种资源的综合利用、野生资源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白及资源在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白及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Ht=0.3267,Hs=0.2356,Gst=0.2506,Nm=1.4952,说明白及居群间存在少量的基因交流,而且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6个野生居群根据UPGMA聚类,可分为2个支系.居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K=2时,样品分类效果最佳.Mantel test检测表明,白及居群间遗传距离越大居群之间地理距离就越远,呈显著正相关性(r=0.6246;P<0.001).

    白及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SRAP

    一株野生大球盖菇的分离鉴定及液体发酵能力测定

    高恋恋文璨涂镜张浩...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自沅江市的野生大型真菌Str1为试材,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其分类学地位.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菌丝固体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添加黄麻粉优化该菌株液体发酵能力,以期为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的深入研究和黄麻副产品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Str1菌株与序列号为MF 919477.1的球盖菇科,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聚为一支,结合形态学特征将Str1鉴定为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pH为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0.10%黄麻粉摇瓶发酵7 d,可显著提升大球盖菇菌丝体生物量且提升木聚糖酶的分泌,但对羧甲基纤维素酶的分泌影响不大.

    大球盖菇分离鉴定液体发酵生物量酶活性

    黄花菜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贾民隆曹冬梅李森李伟...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花菜是我国种植面积和消费量较大、经济价值高的特色蔬菜和功能食品,被列为四大素食山珍之一.随着黄花菜产业的不断延伸和发展,针对黄花菜的诸多研究已逐渐开展,如种质资源评价、栽培技术研发、药用价值、基因组学、转录组、代谢组、功能基因、功能物质等,为全面发展黄花菜产业提供了参考依据.尽管如此,由于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多组学结合在黄花菜的研究中尚处于发展阶段,许多针对黄花菜具体性状或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该文系统总结了黄花菜在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功能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黄花菜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黄花菜种质资源分类功能物质功能基因

    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徐珉钰孙伟仁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且对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需从强化种质创新及良种繁育、实现种源良种化,打造规范化生态种植示范区、实现种植生态化,加强初深加工能力建设、实现运营产业化,深化寒地龙药品牌培育、实现产品品牌化,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创新药旅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三产融合化等方面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药材产业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发展路径

    大数据环境下江川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苗振柯燚李聪张晓康...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川区是云南省花卉主产区之一,花卉产业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突出.当前,大数据平台与现代花卉产业的融合已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趋势.该研究基于大数据环境和调研产业情况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全面分析江川区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川区花卉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引入专家团队、高新技术、先进设施设备,构建智慧花卉信息平台、示范基地、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花卉数字共享中心和人才培养体系等,以期为实现江川区花卉产业向专业化、精品化、智慧化方向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江川区花卉产业大数据发展现状

    "两山"理论背景下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研究

    智慧勇韩伟宏李建军姚晓萍...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两山"理论背景下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减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低碳农业的热度不断提高.该研究运用排放因子法和参数估计法测算山西省2010—2021年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汇量,采用SBM模型评价农业环境效率.结果表明:2010—2021年山西省农业碳排放量呈现"较快上升-缓慢下降-快速上升"的趋势,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农业碳汇总量整体呈现"快速上升-下降-缓慢上升"趋势,净碳汇量与之大致相同;2021年农业碳排放总量727.03万t、碳汇总量1549.25万t.通过环境效率模型评价2010—2021年山西省农业环境效率,山西省环境效率稳步提升,在2020年达到最优拟合,2021年继续保持最优拟合;总结了山西省现有生态循环、清洁能源、种养结合和绿色科技4种典型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大举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大兴农业碳交易市场3点建议,以期为山西省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两山"理论碳排放低碳农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