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药学
北方药学

王玉杰

月刊

1672-8351

nmgbfyx@163.com,beifangyaoxue2010@163.com

0471-3256158,0471-8938592

010010

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世纪6路

北方药学/Journal Journal of North 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林圣雄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样本为经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起止时间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2 月,总计 60 例,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采用胶体果胶铋(150mg,一日 4 次)+阿莫西林(1.0g,一日 2 次)+克拉霉素(500mg,一日 2 次)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 83.33%(P<0.05).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分别为(179.40±11.50)ng/mL、(12.06±1.70)ng/mL,低于对照组的(186.25±13.49)ng/mL、(13.65±1.93)ng/mL(P<0.05).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分别为(70.13±15.41)pg/mL、(119.68±17.21)pg/mL,低于对照组的(85.46±16.72)pg/mL、(135.42±19.94)pg/mL(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 6、白细胞介素 8、C反应蛋白分别为(55.48±6.30)pg/mL、(48.23±6.18)pg/mL、(2.20±0.71)mg/L,低于对照组的(71.25±6.83)pg/mL、(59.64±6.97)pg/mL、(5.45±1.10)mg/L(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胀腹泻总发生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的 13.33%(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性优于奥美拉唑治疗,安全性较高.

    消化性溃疡艾司奥美拉唑胃功能炎性因子

    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永民邱志浩
    98-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 年 0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以结核病为诊断的患者总计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评价治疗效果、痰涂片结核转阴率,并统计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发热、咳嗽、咳痰、胸闷痛、咯血、乏力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发热、咳嗽、咳痰、胸闷痛、咯血、乏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治疗前、后的组内与治疗后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痰涂片结核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相关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痰涂片结核转阴率,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结核病痰涂片结核转阴率不良反应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自体皮移植术后的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肖益伟杨新蕾雷磊张新合...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自体皮移植术后的重度烧伤疗效.方法:将我院(2021 年 07 月—2022 年 11 月)收治以重度烧伤为诊断并接受自体皮移植的术后患者 4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 20 例,术后接受纳米银敷料包扎为对照组,在纳米银辅料外接受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自体皮移植术后第 1d、第 4 天、8 天、10 天的植皮存活率,统计创面干燥、创面愈合时间(50%愈合与基本愈合),统计自体皮移植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的第 4 天、8 天、10 天较术后 1d 的植皮存活率均有所提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术后 4 天、8 天、10天与术后 1d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干燥、创面 50%愈合与基本愈合的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自体皮移植术后不良反应率更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自体皮移植术后的重度烧伤患者中,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可提升术后植皮存活率,缩短患者在创面干燥、创面 50%愈合与基本愈合的时间,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理想.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自体皮移植术后重度烧伤成纤维细胞数毛细血管数临床疗效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效果

    林志勇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分别进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2 月 9 日~2023 年 3 月 9 日来本诊所就诊的 90 例小儿感染性发热患儿纳入试验,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纳入的 45 例患儿进行布洛芬治疗与观察组纳入 45 例患儿进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患儿退热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的 0.5、1、2、3、4h的退热值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体温和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温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对小儿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临床可依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退烧药物.

    小儿感染性发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疗效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分析

    俞育昌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 11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2017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纳入研究,以随机计算机分组,分为参照组(55 例)和试验组(55 例).参照组患儿选择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试验组患儿选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高(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比参照组短(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 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均下降,试验组比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安全有效.

    支气管肺炎阿奇霉素治疗效果

    雷贝拉唑治疗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临床疗效影响

    张玉炜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经雷贝拉唑治疗对其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 92 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46 例),双号设为研究组(46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替换奥美拉唑治疗,其它药物同对照组,2 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炎性因子,评估其疗效,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血清胃泌素、胃动素、C 反应蛋白水平、白介素-2 及白介素-6 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C反应蛋白、白介素-6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胃动素、白介素-2 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完成治疗后研究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较单纯三联疗法临床疗效更优,改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炎性因子水平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幽门螺杆菌胃溃疡雷贝拉唑血清胃泌素血清胃动素血清炎症因子临床疗效安全性

    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右彬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在临床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于 2021 年 1 月—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106 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取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地塞米松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评估联合用药方案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IL-8、PCT 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临床疗效评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AC 与 ABG 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安全性评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 8 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以加快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与单一用药方案相比具有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在本病症治疗中的效果较好.

    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王晓聪蔡跃东张达毅
    115-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模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氧疗、抗感染、解痉、激素抗炎等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注射液,对比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咳嗽缓解(天)、临床肺部感染 CPIS 评分、住院(天)等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 FEVI、动脉血气指标PaO2、动脉血气指标PaCO2 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喘息、咳嗽、咳痰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各项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疗效较好,安全性尚可.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

    临床药师对癌痛患者药学干预前后认知行为的变化

    杨雪梅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学干预中对癌痛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癌痛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使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干预,对两组服药依从性、癌痛程度、认知行为、癌因性疲乏状况、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 94.00%高于对照组的 7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RS评分上,两组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RS评分更低(P<0.05).在疾病认知水平上,两组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分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KPS分值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KPS分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方式应用于癌痛患者的药学干预中能够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认知行为,降低患者癌痛程度,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与生存质量.

    临床药师癌痛药学干预认知行为

    病毒性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炎症反应与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陈小艳赵雪梅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恩替卡韦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研究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 64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研究时间为 2021 年 1 月—2022 年 9 月,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各 32 例,参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研究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肝功能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评估比较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 HA、LN、IV-C指标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 IL-6、IL-10 指标均低于参照组,IL-2指标较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病毒性肝炎,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病毒性肝炎恩替卡韦治疗炎症反应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