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药学
北方药学

王玉杰

月刊

1672-8351

nmgbfyx@163.com,beifangyaoxue2010@163.com

0471-3256158,0471-8938592

010010

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世纪6路

北方药学/Journal Journal of North 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蝮蛇毒血清在蛇咬伤患者治疗中的用药监护

    苏云香李清香陈艳玲麻亚清...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用药监护在蛇咬伤患者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 2023 年 1月-2023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蛇咬伤患者 45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分为研究组(23 例)和对照组(22 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后给予用药监护,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管理.对比研究两种药物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起效时间、肿胀开始减轻和肿胀完全消退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 72.7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后起效时间、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彻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过敏性休克、肠道反应、关节疼痛、肿胀、出血、淤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总发生率为 8.70%,低于对照组的 5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咬伤实施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后用药监护干预措施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

    用药监护蛇咬伤抗蝮蛇毒血清

    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患者抗感染方案分析

    魏吟秋林清江曾建勇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方案.方法:通过观察临床表现、分析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痰病原学培养结果,结合患者基本状况及其他系统疾病,制定及完善患者抗感染方案.结果:患者系AIDS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与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过程中,感染疗效不佳.临床药师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时提出改进用药方案的建议,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通常病情较重,个体抗感染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十分重要.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抗生素方案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感染药学监护

    依非韦伦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对照研究

    王翀李智勇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依非韦伦(EFV)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 IDS)患者的效果及对脂代谢水平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020 年 3 月—2022 年 3 月 200 例接受EFV、LPV/r与ART的AI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FV组(n= 105)和LPV/r组(n= 95),两组均予以替诺福韦与拉米夫定基础治疗.EFV 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依非韦伦片治疗,LPV/r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治疗.两组均持续给药 1 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RNA载量、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4+/CD8+)水平、血脂指标[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 C)]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LPV/r组临床疗效优于EFV组(P<0.05);治疗后,两组 HIV RNA载量、CD4+/CD8+、HAD-A、HAD-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 LPV/r 组低于 EFV 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FTG、TG、T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LPV/r组高于EFV 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EFV,LPV/r更能有效提高AIDS患者临床疗效,导致血脂代谢异常,提高AIDS患者免疫力,调节不良情绪,两者用药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

    依非韦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血脂代谢

    氨甲环酸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产后出血及改善睡眠中的作用

    苏青青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氨甲环酸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产后出血及睡眠改善中的作用.方法:对在龙岩人民医院进行生产的 106 例产妇展开分组对比试验,病例收集时间为 2022 年 6 月—2023 年 6月,按照随机投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3 例,给予氨甲环酸+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对照组(53 例,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睡眠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产后2h、12h、24h,观察组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产后 24h,观察组PSQI评分比对照组低,PT、APTT、TT 均比对照组短,FIB、D-D、SBP、DBP、HR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7.36%(χ2 = 4.711,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防控产后出血,还能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睡眠质量等产生积极影响.

    氨甲环酸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睡眠改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

    盐酸利托君与阿托西班对先兆早产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王慧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先兆早产采用阿托西班与盐酸利托君治疗的效果,分析两种药物的疗效与治疗安全性.方法:研究将2018 年1 月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入院治疗先兆早产的50 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可静脉滴注盐酸利托君,研究组可静脉推注阿托西班,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产妇不良反应、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NO、IL-6、PGE2 水平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O、IL-6、PGE2 水平与产妇不良反应、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比参照组低,产妇保胎成功率则比参照组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早产患者采用阿托西班的保胎效果优于盐酸利托君,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还有利于产妇足月分娩,且用药后不易引发不良反应,能改善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可以保障母婴安全,治疗效果较好.

    盐酸利托君阿托西班先兆早产保胎效果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乳腺肿块切除术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的效果

    曹剑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麻醉中采用无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的效果,探究更为安全、科学的麻醉药物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84 例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采用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观察组(无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清醒时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即时、麻醉诱导1min后、麻醉诱导3min后、术中20min、术毕即时MAP、SpO2、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切皮即刻疼痛(VAS)评分、术毕VAS评分、术后4h VAS评分、术后 12h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麻醉中可以采用无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麻醉情况较为理想,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谵妄.

    乳腺肿块切除术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利多卡因谵妄

    香菊胶囊结合莫西沙星治疗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陈琦黄维平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香菊胶囊结合莫西沙星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 年2 月~2021 年2月)的患者(95 例),分别采取莫西沙星治疗以及香菊胶囊结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87%)较对照组(80.85%)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头痛、鼻塞、流涕以及嗅觉异常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以及IL-17 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以及VR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社会职能、精神状态、情绪功能以及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与对照组(6.3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香菊胶囊结合莫西沙星治疗能增加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身体的不适,调节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高.

    香菊胶囊莫西沙星联合用药鼻窦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海藻-夏枯草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作用机制

    秦玲杨帆安明韦明霞...
    113-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索夏枯草-海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机制.方法:TCM-SP数据库收集夏枯草、海藻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OMIM 数据库收集甲亢疾病靶点.药物与疾病的相交靶点为共同作用靶点.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重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使用Autodock Dock 1.5.7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夏枯草-海藻作用靶点1025 个,疾病靶点65 个,相交靶点34 个.重要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关键靶点:HIF1A、IL6、VEGFA、EGFR、CCND1、FOS、NOS3、ERBB2.GO分析结果显示夏枯草-海藻能够作用于核激素受体结合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结果表明夏枯草-海藻主要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奈酚与HIF1A、CCND1、NOS3、ERBB2的结合较为稳定.结论:海藻-夏枯草可能作用于HIF1A、CCND1、NOS3、ERBB2等靶点,以及核激素受体结合、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网络药理学甲亢作用机制夏枯草海藻分子对接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药学分析

    王玉清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CHD)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方法:以信封法对本院(2020 年8 月—2021 年8 月)收治的 72例CHD患者分组,其中36 例为试验组,剩余 36 例为参照组.试验组以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改善病情,参照组运用阿托伐他汀改善病情,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炎症因子指标、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分析临床疗效,试验组较参照组高,P<0.05;(2)分析超声心动图,试验组 LVEDV、LVSV、LVESV 水平较参照组低,LVEF水平较参照组高,P<0.05;(3)分析炎症因子指标,试验组hs-CRP、TNF-α、IL-6 水平均较参照组低,P<0.05;(4)分析血清学指标,试验组ALD、NT-proBNP、ICAM-1 均低于参照组,P<0.05;(5)分析血管内皮功能,试验组NO、eNOS水平较参照组高,E T水平较参照组低;(6)分析不良反应,试验组发生率与参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CHD患者的效果较好,可促进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有利于机体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改善,有利于缓解疾病损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药学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罗宁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 年11 月~2022 年11 月接纳的 95 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纳入47 例,接受中药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纳入48 例,针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血脂水平、血压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LDL-C、TC、TG水平均低于参照组,HDL-C水平高于参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SBP、DBP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与血压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提升临床疗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瓜蒌薤白半夏汤高血压冠心病临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