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音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音乐
北方音乐

李寿华

月刊

1002-767X

HXYYTV@sina.com

0451-86037021

150040

香坊区文府街6-1号

北方音乐/Journal Northern Musi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4页

    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创作谈

    张磊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赵一曼,拥有可歌可泣、坚强不屈的英雄气节.张磊教授创作的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是以其革命生涯为线索、表达对英雄缅怀与歌颂的大型舞台剧作品.文章从创作理念、创作特征、创作技法、内容表达等方面进行剖析,阐释作品传达的思想,讲述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的点滴想法.

    清唱剧《冰凌花》赵一曼创作理念创作技法

    抗日民族英雄的清唱升华——评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

    张泽亮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10月30日首演了由剧作家费守疆编剧、作曲家张磊作曲的清唱剧《冰凌花》.全剧以赵一曼革命生涯为线索,将东北傲雪绽放的冰凌花做拟人化处理,借物抒怀,歌颂赵一曼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宁死不屈的坚强品格,体现出赵一曼伟大的母爱和光辉的人性,弘扬了"抗联精神".作品启示后人不忘历史、坚定革命理想与信念.

    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英雄革命形象评论

    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第七届年会即将召开

    20页

    雄浑音乐史诗 凛然民族英魂——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论评

    樊右伟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一曼,著名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其生前在哈尔滨地区从事抗日活动,后壮烈牺牲.《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以赵一曼英雄事迹为蓝本,以清唱剧形式再现赵一曼同志的革命生涯,艺术化地颂赞了赵一曼坚韧不拔的性格与视死如归的精神,及其昊天罔极的母爱.清唱剧融繁杂的和声、雄浑的配器及四部混声合唱为一体,十足的戏剧张力,使该剧壮阔雄浑的史诗风格和具有中国韵味的"咏叹调""宣叙调"巧妙结合.该剧恪守民族正气,创华夏新风,用音乐艺术铸造出赵一曼不屈的民族英魂.

    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艺术化民族英魂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思想意义

    伍维曦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一部经典的20世纪音乐文献。该文以"文艺学式"的评论手法,对这部杰作的意义做特定思想语境的阐发,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对其所产生的"长时段环境"、其风格和体裁要素的复杂关联性进行论述,继而对拉赫玛尼诺夫所代表的20世纪俄罗斯音乐家与西方现代音乐的关系,进行再思考。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协奏曲浪漫主义20世纪俄罗斯精神

    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作曲家器乐中的音色模仿

    奥莉加·乌萨乔娃王德聪夏宇亮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色成为音乐表现的主要手段,由于这种普遍趋势,20世纪在音乐领域音色模仿原则成为俄罗斯作曲家创作中最流行的技巧之一.在研究这一音乐现象时,作者以俄罗斯音乐学家叶·阿·鲁奇耶夫斯卡娅的理论原理为依据.卢奇耶夫斯卡娅解释了音色模仿是历史形成的乐器典型的音色角色的"描绘"方法,或是利用对于其来说典型的主题模式、音调、共同的发声形式的声音的"描绘"方法.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作曲家使用这种方法的分析,发现了几种演变的典型路径:传统的,即建立在音色"替代"的主题模式作用之下,基于第一性体裁和引用运用之上的传统路径;其次、是与对乐器的扩展阐释和使用非传统手段提取声音相关的《音色形象》的模拟,即基于接近响音性技术,并使用电子分析音色结果.

    叶·阿·鲁奇耶夫斯卡娅音乐模音色角色音色模拟

    那乃/赫哲民间剧团及其在远东南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地位

    Я.С.克里扎诺夫斯卡娅顾伟泉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那乃民间剧团的历史。全文基于档案文献和当时的新闻资料,追溯那乃民族民间剧团成立和活动的各个阶段,并描述了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那乃民间剧团作为现代民族表演形式的代表,其在各个阶段的创作和表演风格中都呈现出两种语言层面的结合,即与民族民间元素相关联的"传统性"和在俄罗斯欧洲专业剧团影响下而产生的"现代性"。

    俄罗斯那乃表演民间戏剧民间剧团

    "沦陷时期音乐史研究专题交流会"即将在哈举行

    53页

    音乐中的时间箭头——以可区分性以及唯一指向性为锚点重新审视音乐的时间结构

    徐起
    5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由"时间箭头"这一广义的话题驱动,通过参考哲学(认识论)和科学(热力学)作为时间箭头词源意义上的上游,论述了时间箭头的两个具体性质:可区分性以及唯一指向性。文章以这两个性质为锚点,分别展开了对应的音乐命题并应用于具体的案例分析:对于可区分性,文章关注了音乐中的"复现",从"诞生/重生"这一概念对切入,对巴赫的《圣诞节清唱剧》的定位试作新的解读;对于唯一指向性,文章论述了音乐中高点的后移,提出"AB-AAB左偏向模型",将音乐的时间结构(例如曲式)看作动态生长过程的产物,并因此埋下一个有机主义(organicism)的伏笔。

    时间箭头有机主义申克分析认识论热力学曲式奏鸣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