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钢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钢科技
包钢科技

何建中

双月刊

1009-5438

bgkj2005@126.com

0472-2186065

014010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河西工业园区包钢技术中心大楼B座603室

包钢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of Baotou Steel(Group) Corpor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报道冶金行业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工艺装备、管理经验等,反映我国冶金工艺、生产与研究的进展和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汽车无人值守称重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芦建文孙文凯郑淑霞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一种集成了计量称重、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的汽车运输物料自动称重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解决方案.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共享与远程传输、语音指挥、车辆定位、图像抓拍与视频监控等功能,实现了汽车运输物料无人值守称重和智能化管理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人工称重方式中存在的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弄虚作假等各种问题.

    无人值守称重系统语音指挥子系统车辆定位子系统进出物料

    焦化除尘灰在球团回转窑生产中应用

    付利俊何晓义江鑫解巍...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球团回转窑使用焦化除尘灰研究,焦化除尘灰在球团回转窑生产使用的混合煤粉中的配比能够达到15%,回转窑工艺生产顺行,球团质量稳定.同时,解决了焦化除尘灰堆存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焦化除尘灰有效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焦化除尘灰配入混合煤粉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降低了球团的生产成本.

    焦化除尘灰高效利用球团

    包钢7号高炉停炉放残铁实践

    吴建光曲云玉高瑞平李瑞杰...
    10-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钢7 号高炉死铁层较深,为缩短工期,减少停炉后扒除炉缸残存渣铁工作量,采取降料线放残铁的停炉方式.放残铁是高炉停炉操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放残铁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炉缸清理时间.文章主要介绍了包钢7 号高炉停炉放残铁流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活跃炉缸、确定残铁口位置、残铁量计算、残铁沟的制作等,对高炉停风后炉皮以及冷却壁的切割、残铁口泥套的制作以及整个残铁排放过程做了详细介绍.7 号高炉放残铁过程实现了安全、有序,停炉后清理炉缸时发现炉缸内基本未见残铁,表明本次放残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高炉大中修放残铁积累了经验.

    高炉放残铁炉缸

    提高钢包自动开浇率生产实践

    王俊刚李志成徐涛徐少华...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提高钢包自动开浇率生产实践,通过深入分析影响钢包自动开浇因素,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实践表明,通过改进引流砂质量、优化灌砂装置、制定更换水口方案、分钢种严控盛钢时间、防止钢渣回流、缩短钢水静置时间等措施可提高钢包自动开浇率至99.5%以上,达到减少烧氧裸浇坯产生非计划品的目标.

    自动开浇率钢包引流砂水口

    X120M管线钢相变组织及性能研究

    刘汉儒亢亚玲
    17-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Gleeble 1500 热模拟试验机,研究X120M管线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并在实验室对X120M管线钢进行控轧控冷处理.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在20~50℃/s之间时,试验钢组织主要为下贝氏体和马氏体.终冷温度为380℃时,试验钢屈服强度为 900 MPa,抗拉强度为 1 015 MPa,延伸率为 18%,-30℃冲击功为 180 J,-20℃落锤剪切面积为100%,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X120M管线钢相变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稀土合金化高碳耐磨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建立及组织转变

    王权刘朋成朱辉魏文强...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淬火膨胀仪研究稀土合金化高碳耐磨钢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的转变组织、相变临界点和不同冷却速度下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相变临界点为Ac1为742.6℃,Ac3 为816.5℃,Ms为307.0℃.当冷却速度小于0.4℃/s时,显微组织为少量铁素体+珠光体;当冷却速度为0.4℃/s时,显微组织为单相伪共析珠光体;当冷却速度大于 0.5℃/s时,显微组织逐渐向马氏体转变;冷却速度高于4℃/s时,钢中仅有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

    稀土合金化高碳耐磨钢CCT曲线组织转变

    345 Mpa级耐火钢CCT曲线分析

    岳祎楠白雅琼靳燕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绘制345 MPa级耐火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分析了耐火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特征,并观察在1~100℃/s间不同冷却速度下试验钢显微组织.结果显示,当冷速为 1℃/s时,试验钢发生铁素体与珠光体转变;当冷速为8~20℃/s时,试验钢发生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珠光体完全消失,晶粒尺寸减小,贝氏体组织占比升高;当冷却速度在50~100℃/s之间时,试验钢的组织转变主要为贝氏体转变,铁素体转变占比很低,晶粒尺寸进一步减小;当冷速增加到100℃/s时,铁素体完全消失,组织全部变为贝氏体,且有明显的板条化倾向.通过对耐火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显微组织分析,为345 MPa级耐火钢生产过程中冷却工艺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耐火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组织转变

    冷轧板SPCC开裂分析及改进

    郭冬青王少炳黄利杨雄...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 250 mm生产线生产的冷轧基料SPCC冷轧退火后的冷轧板,用户反映其成品延伸率低,在冲压成型过程中旋压部位不易成型,开裂率较高.针对此种情况进行原因分析,2 250 mm生产线生产的冷轧钢带SPCC Mn元素含量高是造成钢带强度略高的原因之一,钢带强度高,延伸率低,钢带易开裂;两条生产线冷却模式不同,2 250 mm生产线采用前集中冷却模式,CSP生产线采用前分散冷却模式,采用前集中冷却模式会造成热轧钢带强度略高,延伸率低,钢带易开裂.对应3.0~5.0 mm厚原料2 250 mm生产线生产的热轧钢带延伸率低于CSP生产线生产的热轧钢带,由于轧制的"遗传性",热轧钢带延伸率高一般经冷轧退火后冷轧钢带延伸率也略高.

    CSP生产线2250mm生产线性能工艺

    铸坯内部质量对厚规格X80M热轧钢带DWTT性能影响研究

    薛志强张振宇魏晓东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锤撕裂试验(DWTT)是用来检测材料韧性,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低温韧性研究.文章针对厚规格X80M热轧钢带试制过程中出现的产品DWTT性能不合格问题,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比分析了不同脆性断口面积比例对应试样的组织、形貌.对铸坯厚度方向成分偏析进行检测,分析得出钢带厚度方向偏析严重是影响DWTT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整扇形段对弧精度,优化铸机二冷水比水量,改善了铸坯中心偏析程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的DWTT性能,实现稳定生产厚规格X80M管线钢热轧钢带的目的.

    X80MDWTT中心偏析

    低温Hi-B钢全流程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研究

    刘朋成邬宇轩冯海涛卢晓禹...
    42-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低温Hi-B钢连铸坯和经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高温退火工序后钢板的金相组织和织构,分析全流程组织和织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连铸坯低倍组织以柱状晶为主,中心等轴晶区比例为7%~12%;热轧板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交替的带状组织组成;常化酸洗板组织由细晶带和再结晶组织组成.热轧板和常化板厚度1/8 处织构以Goss织构和黄铜织构为主,钢板经过高温退火发生二次再结晶形成强Goss织构.

    Hi-B钢铸坯组织织构再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