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陈洪捷

季刊

1671-9468

jypl@pku.edu.cn

010-62754971

10087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12室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ournal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读者对象主要为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著述评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经济与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组织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

    1页

    组织理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基于对国际核心高等教育期刊论文的分析

    杰罗姆·胡伊斯曼李璐杨钋
    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组织理论在八种国际核心高等教育期刊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描述当前研究使用了哪些理论、讨论了哪些主题、如何展开分析以及得到哪些结论,并通过纵向分析探讨了学术界注意力在不同理论之间的转移,由此反思了组织理论对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启示以及高等教育研究中运用组织理论分析的不足之处,也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组织理论高等教育研究教育期刊

    分析性概念作为高等教育变革和连续性的研究工具:以组织认同为例

    比约恩·斯坦萨克李兰杨钋
    1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组织认同概念为例,讨论了分析性概念如何助力高等教育研究及其他领域的理论发展.分析性概念可能在不同的理论观点以及更复杂的微观和宏观导向的组织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可以由此提升比较理论研究,并进一步阐明研究高等教育变革和连续性时涉及的复杂性.

    分析性概念组织认同变革连续性理论构建

    代理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哈利·F.德波尔屈潇潇杨钋
    3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高等教育治理中很少受到关注的代理机构化这一关键主题,这是在新公共管理方法启发下,在系统层面精心设计的结构变化.尽管每个高等教育系统都有若干代理机构,从治理角度来看,却很少有学者注意到关键政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基于其他公共领域的"代理研究",对代理机构化进行了风险分析,可以作为该领域未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前奏.

    高等教育治理代理机构化公共部门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与领导:制度逻辑理论的视角

    蔡瑜琢姜琳丽杨钋
    4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梳理了高等教育研究中领导与管理的组织分析以及制度逻辑的文献,提出一种分析高等教育管理与领导的制度逻辑的方法.本文强调在高等教育管理与领导领域中发展稳健的方法论并强调进行制度逻辑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准确界定和区分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多重制度逻辑;将与高等教育管理与领导力相关的制度逻辑分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以及在非西方背景下应用制度逻辑的适切性等.

    制度逻辑制度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领导力嵌入的能动性

    "框限"抑或"激活":制度对教师课堂惩戒行动的影响

    郝汉朱志勇
    7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惩戒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微观阻滞,而课堂惩戒是教育惩戒的核心过程.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以围城中学高一和高二学年十位教师及其任教课堂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学教师课堂惩戒的样态及其制度机制.研究发现,绩效逻辑、育人逻辑、交换逻辑和情境逻辑共同构成了教师课堂惩戒的制度资源,四种制度逻辑两两交织,分别主导了"闪击""强击""佯击""游击"四种例行化的教师课堂惩戒脚本.本文认为制度影响教师课堂惩戒行动的主要机制不是为其"框限"边界和价值导向,而是提供意义资源,通过"转译"和"调用"过程,"激活"教师课堂惩戒行动,惩戒制度的调控要从"精细化"走向"系统化".

    教育惩戒课堂惩戒制度逻辑纪律

    教育体罚何以消匿:古今反体罚思想及其教育实践

    陈锋何白嘎力
    9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对教育体罚的思想可以分为古典与现代两类.古典反体罚思想批判体罚对儿童德性的败坏,却缺乏政治权力与社会伦理支持,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有限.现代反体罚思想认为体罚不利于儿童德性和身心健康,损害其权利.通过与现代政治权力紧密合作,反体罚思想在人道主义等保护儿童权利的思潮支持下,最终形成了 自身话语权力,有效限制了体罚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体罚在现代教育中消失未必完全符合正义,体罚消匿史也非简单的教育进步史.

    体罚反体罚古典与现代教育正义

    学科集体声誉与本科生源质量——学科评估信息外部性的准实验研究

    王天骄郭丛斌
    12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院校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塑造良好的学科声誉,并以此吸引优质生源报考.为缓解考生与高校之间的质量信息摩擦,我国教育部开展了学科评估项 目并进行质量信息披露,这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准实验条件以检验高校内存在的学科集体声誉及其影响.基于2014-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学科层面高考招录数据,本文使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等因果推断方法,从集体声誉理论视角探讨了学科质量信息披露对本科生源质量影响的外部性.研究发现:以高校内部学科门类为单位,同门类学科获得学科评估结果披露对本学科生源质量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其他门类学科获得结果披露则会产生负面的替代效应,没有获得评估结果披露的学科也能通过"搭便车"提升录取分数.调节效应分析表明,降低质量信息摩擦和提高信息传递准确性能够削弱质量信息的外部影响.本文扩展了集体声誉理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并为高校组织学科评估工作开展以及考生志愿填报决策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参考.

    生源质量集体声誉"搭便车"现象学科评估准自然实验

    信息干预对医学生弃医意愿的影响研究:来自大规模随机实验的证据

    吴红斌李春青
    14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卫生人力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卫生劳动力市场处于低水平均衡,医生供给不足;但与此同时,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医学生流失率偏高,给国家、院校、家庭和个人造成很大损失.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设计干预,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探究以榜样为核心的信息干预对医学生弃医意愿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结果表明,信息干预显著降低了医学生的弃医意愿;但信息干预只在短期有效,在干预实施1年后效果不再显著;信息干预效果在第二次干预实施时减弱.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干预对不同个体的效果存在异质性,且对动机较低的个体的影响更大,动机激励可能是以榜样为核心的信息降低医学生弃医意愿的主要机制.本文为研究信息干预通过动机影响个体行为的机制提供了新证据,对减少我国医学生流失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内在激励弃医意愿医学教育随机对照实验

    数智时代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云波华晔和震
    17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的快速变革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培养沟通社交、问题解决、抗逆力和数字技能等成为高职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议题.本文基于2022年中国职业教育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分析了学校投入和家庭投入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以师生互动行为、教师教学热情和课程的实践性水平为代表的学校过程性投入要素对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生师比、生均实践教学工位数等学校资源性投入未表现出积极影响,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情感支持均显著促进了学生的核心能力发展;第二,学校过程性投入和家庭投入是促进高职学生"数字技能+"复合型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第三,夏普利值分解结果表明,学校过程性投入和父母的情感支持这两类"软投入"对学生核心能力影响的贡献最大,远超学校和家庭的物质资源投入.本文结论为新时期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改革提供了证据支持,对反思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重硬轻软"的投入模式具有启示意义.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学校过程性投入父母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