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大学

赵光达

双月刊

0479-8023

xbna@pku.edu.cn

010-62756706

100871

北京海淀北京大学校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创建于1955年12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北京大学教师、研究生及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由北京大学18个理科院、系、所的30名教授组成学报编委会,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报被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CA,SA,MR,GR以及EI等收录,是国内自然科学综合类学科的核心期刊,在国内的被引用率、影响因子等在综合类学术期刊中都名列前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HBV-硫铁矿基人工湿地处理实际污水处理厂尾水混合营养反硝化研究

    许正阳周琦贾利霞吴为中...
    315-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南省新乡市某大型污水处理厂尾水为研究对象,开展模拟人工湿地尾水深度脱氮除磷研究.选用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和硫铁矿作为湿地系统的主要功能填料,构建异养反硝化与自养反硝化相结合的混合营养反硝化系统.通过水质指标监测和高通量测序等手段,探究工艺运行效果与微生物群落结构机制.构建PHBV+硫铁矿组(实验组)和PHBV+陶粒组(对照组),反应器连续运行77天,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小时,进水水质为NO3--N=8.39±1.72 mg/L,TN=10.41±1.58 mg/L,TP=0.37 mg/L,COD=15.7 mg/L时,平均出水TN浓度达到2.22 mg/L,TP浓度达到0.28 mg/L,COD浓度为32.7 mg/L,PHBV+硫铁矿组人工湿地脱氮效率(78.55%)明显优于PHBV+陶粒组(51.25%),基本上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PHBV+硫铁矿组人工湿地中的优势菌属为自养菌Desulfobacter和异养菌unclassified_k__norank_d__Bacteria,丰度分别为23.98%和12.30%,通过自养与异养菌的协同,实现混合营养反硝化,其中与硫代谢相关Desulfobacter主导的自养反硝化在系统脱氮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PHBV+硫铁矿基人工湿地尾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人工湿地尾水固相碳源硫铁矿混合营养反硝化

    泰安市区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王璐周旭刘跃辉刘慧...
    329-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罐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泰安市区秋季(2020年10月17日至27日)115种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泰安市区秋季VOCs体积分数为(67.50±25.55)×10-9,其中以烷烃(34.86%)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32.03%)为主.分别应用臭氧生成潜势(OFP)和OH消耗速率LOH评估观测期间VOCs的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发现秋季泰安市区的OFP为(241.50±6.91)×10-9,主要由OVOCs(39.92%)和芳香烃(33.03%)贡献.LOH为7.34±0.33 s-1,OVOCs贡献56.32%.使用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估算观测期间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的贡献,结果表明SOA生成潜势为(366.58±37.80)×10-9,以芳香烃(98.79%)为主.特征物种比值分析结果显示,泰安市区秋季VOCs受机动车尾气、溶剂使用和燃烧源等本地源的影响较大.PMF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对VOCs的贡献占比最高为26.1%,其中来自汽油车尾气排放和柴油车尾气排放的贡献分别为19.4%和6.7%;溶剂使用和工业源对VOCs的贡献占比相当,分别为20.1%和19.9%;固定燃烧源和液化石油气(LPG)使用的贡献分别为16.2%和12.3%;植物源贡献占比最低,为5.4%.

    挥发性有机物(VOCs)反应活性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特征物种比值来源解析

    洞庭湖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

    林婕李斌陈倩
    34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洞庭湖城陵矶站1990—2015年月平均COD,TN和TP浓度的监测资料,基于趋势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洞庭湖水体生源要素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其化学计量比例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源要素浓度及结构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年平均COD,TN和TP浓度的年内变化规律相似,均表现为非汛期>汛期;多年变化趋势方面,1990年以来,洞庭湖城陵矶站年平均COD,TN和TP浓度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对应C:N和C:P随时间推移而下降,N:P则表现为上升.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体C:N:P平均为13:18:1,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体生源要素浓度及化学计量比会影响藻类生长,其中C:N,C:P和COD起主导作用.研究时段内城陵矶站水体氮磷含量整体偏高,已满足藻类生长需求,为避免水华爆发等不良生态后果,应控制外来氮磷输入,保持湖体化学计量比的平衡.

    洞庭湖生源要素化学计量比趋势分析

    基于多情景分析的西藏山南地区碳达峰预测及路径研究

    张扬张锦博姜少睿郭怀成...
    350-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藏山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GM-ImPACT模型,根据不同情景下山南市碳排放峰值预测结果,提出达峰路径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经济增速的基础上,配合强减排策略是山南市获得碳达峰的最优路径.预计山南市提前10年于2024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总量减少20.72%,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幅度比全国高7.89个百分点.所提模型框架可用于探索其他城市的碳达峰最优路径.

    碳达峰低碳路径GM-ImPACT模型西藏山南

    珠三角彩叶林美学文化与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王淳郝泽周孙冰李乐...
    357-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及周边地区常见的彩叶树种美学文化功能评价中的关键问题,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评估法和层次分析原理建立综合指标法,构建包括3个准则层(B1~3)、9个次准则层(C1~9)和27个指标层(D1~27)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有效地评价珠三角彩叶林的美学与文化功能,明确森林城市群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保护与开发的重点,提升彩色林相营建技术与美丽湾区建设的匹配性与实用性,拓展城市林业和人居环境学科理论的内涵与应用.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城市林业森林城市群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陕西省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关键驱动力研究

    樊艳翔雷社平
    365-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陕西省为例,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用熵权TOPSIS法对10个地级市的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并运用主成分析法对区域内城市宜居性提升的关键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市宜居性较高,且与其他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总体上各城市宜居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商洛、安康和铜川的城市宜居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陕西省城市宜居性提升的驱动力在不同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2011—2015年的关键驱动力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关键驱动因子为公共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基层政治服务水平、资源供给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水平.2016—2020年的关键驱动力转变为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因素,关键驱动因子为通信文化交流环境、公共服务水平、水土流失治理水平、共同富裕水平、污水治理效率和对外开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驱动因子在两个不同的时期对城市宜居性的提升均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陕西省城市宜居性提升驱动力熵权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

    前交叉韧带断裂及重建术后步态生物力学特征研究现状

    陆逸群吴悦刘振龙任爽...
    377-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及重建术后躯干、髋、膝和踝关节在不同运动平面的步态生物力学特征及康复治疗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得到如下结论.ACL断裂及重建术后各关节步态的生物力学出现异常,其中膝关节步态生物力学异常在3个运动平面均有体现,踝关节的异常集中在矢状面,髋关节及躯干的异常多见于冠状面.根据各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及ACL断裂和术后时期的不同,需制定针对性且长期的康复治疗方案;目前常规的康复训练不能完全恢复ACL断裂重建患者的正常步态,还需加入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和躯干-髋-膝-踝的整体康复训练.

    前交叉韧带(ACL)步态生物力学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