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杨远婴

双月刊

1002-6142

xuebaobfa@bfa.edu.cn

010-82283412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我国唯一的电影专业高等学院的学报,也是唯一的集电影高等教育与电影理论研究为一体的电影专业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注意反映学院教师的教学及学术研究成果,注意追踪反映国内外影视最新创作动态及研究动态,把学报办成国内在知名度和学术水准方面最有影响、对业内人士最具参考价值的电影创作研究与理论刊物之一。力争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始终保持浓厚的时代气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蘋之末":上海电影错过的第一个窗口期——上海电影改革再检讨(1987-1991)

    张广达刘海波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电影当前的步履蹒跚是毋庸讳言的事实,其转折点可追溯到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此前,上海电影凭借第三代导演谢晋的反思批判之作、第四代导演杨延晋、吴贻弓等的电影语言革命以及面向观众的新类型探索迎来了 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辉煌".而随着谢晋遭遇激进批评、娱乐片带来的浮躁冲击与第五代导演异地崛起的三重打击,上海电影的传统脉络截断、中青年导演跟风无果、面对西北美学崛起无所适从,上海电影创作急转而下.1987-1991年,上海电影界试图通过三次大型研讨挽回局面,虽然推出了《开天辟地》这一主旋律标杆,但实际上如同"青蘋之末",这一阶段成为上海电影改革错过的第一个窗口期.

    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改革谢晋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

    曾立潮头:"深影经验"与20世纪80年代电影体制改革

    龚艳孙佳敏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南方沿海城市率先开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电影业随之启动了转变发行"统购统销"旧模式、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制度改革.彼时的深圳影业公司借助"特区"的制度优势与毗邻香港地区的区位优势,率先进行"转企改制""内引外联"制片方针的创新,成为电影产业第一批试水制度改革的先锋.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电影产业改革的深化,"深影"逐渐丧失区位优越性,其沉浮侧面勾勒出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制片、管理等方面的诸多教训,是一次"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的昙花一现.对"深影"的回溯,不仅是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改革下区域电影研究的再发现,也将帮助历史研究触及更为深层的文化问题,"深影"为零散化、碎片化的写作方式提供了可能的空间,这种非组织化型的写作方式预见了当下中国电影产业与文化多样性格局的涌现.

    深圳影业公司电影体制改革市场化商业电影

    "电影与新语言"与"东西交换:当代电影理论的问题意识与中国方案"——第十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严文军
    125-128页

    北京电影学院举办《涉过愤怒的海》学术研讨会

    封2页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实践教学《跨过鸭绿江》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