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杨远婴

双月刊

1002-6142

xuebaobfa@bfa.edu.cn

010-82283412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我国唯一的电影专业高等学院的学报,也是唯一的集电影高等教育与电影理论研究为一体的电影专业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注意反映学院教师的教学及学术研究成果,注意追踪反映国内外影视最新创作动态及研究动态,把学报办成国内在知名度和学术水准方面最有影响、对业内人士最具参考价值的电影创作研究与理论刊物之一。力争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始终保持浓厚的时代气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危机与中国早期电影中的乡村正当性

    蒋露遥
    11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破产问题的深化成为电影人重新审视、书写乡村的现实动因.然而电影在"离土"的现实危机中,完成了"向土去"的乡土诗学表达.左翼电影以破灭—革命的书写凸显了乡村的政治正当性,乡村走向破灭的同时也激发出革命的势能;不少电影不自觉地将牧歌情调和抒情气氛置于破产乡村中,主题与风景的割裂,不仅造就了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乡村空间,一面是从凋敝毁灭中通往革命,另一面仍是疗愈人心的诗意,还彰显了传统文人以乡村为主的文化理想;部分电影以悬置现实的"重返乡间"叙事确认了乡村的先验正当性,即便乡村遭遇现实危机,但这超越时间性的原生价值,以及由血缘和儒学思想构筑的文化精神是不为这阶段性的危机所改变的.在乡村问题化的语境中,中国早期电影表现了乡村在政治、文化、道德层面的正当性.

    农村经济破产乡村正当性原生价值中国早期电影

    重现古典:1944版电影《红楼梦》研究

    王丹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4版电影《红楼梦》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投资最多的古装电影,其拍摄前后曾引起沪上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一度成为当年影视圈现象级事件.民国沪上报刊登载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新闻影评,通过这些史料考疏,可细致剖析1944版电影《红楼梦》在剧本创编、导演选角、拍摄经过、时人影评等时况,从而重现这部古典巨制的诞生过程.在特定时局中,其上映历程也反映出在民族情绪鼓奋下,民众以报刊影评为舆论阵地反对日伪政府干涉影视界的凛然之举.检视1944版电影《红楼梦》得失,对当下拍摄古典小说电影亦有重要启示与借鉴.

    民国报刊1944版电影《红楼梦》卜万苍电影改编

    北京电影学院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封3页

    光影启航 梦想绽放北京电影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封2页